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论语精读 >

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

发布时间:2022-06-04 17:23:38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1)皆好(2)之,何如?”子曰:“未可(3)也。”“乡人皆恶(4)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第十三》)

【注释】

(1)乡人:同乡的人。

(2)好:音“浩”,喜

(3)可:赞同、肯定。

(4)恶:音“物”,讨厌、憎恨。

【语译】

子贡问孔子说:“同乡的人都喜他,这个人如何?”孔子说:“这样还不能让人赞同。”子贡又问:“同乡的人都讨厌他,这个人如何?”孔子说:“这样也还不能让人赞同。这些都不如‘同乡的好人都喜他,同乡的坏人都讨厌他’─这样的人。”

【研析】

生命的所作所为是有一个不变不动的道德标准在衡量着的,那是和人的先天本中的真诚、善良、宽容谅解等相通的,同乡、同公司、同校的人,有善者、有不善者,还有善恶不分者,他们都以他们自己道德水平所在的好坏衡量标准在衡量着别人,善者认为善者好,不善者认为不善者好,善者认为不善者坏,不善者认为善者坏,那是因为好坏衡量标准不同造成的,尽管人变得复杂、错乱、自大,但是不变不动的道德衡量标准,所衡量的好坏、善恶,才是真正的好与坏、善与恶。

要让同乡的人都喜或讨厌一个人,并不容易,除非全乡的人都是善者或不善者,但这不太可能,很多人其实是人云亦云、没有见解或没有看法,通常只是几个舆论代表人士在发表看法而已,所以才形成同乡的人都喜或讨厌一个人的错觉。其实,“同乡的善者都喜他,同乡的不善者都讨厌他”、“同乡的善者都讨厌他,同乡的不善者都喜他”,这两种情况是最有可能的,前者比较接近真正的善者,后者则是不善者,所谓“物以类聚”。因为道德水平不同而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再依衡量的结果做出选择,而选择的结果,命运吉凶就在其中了。

【延伸思考】

1、从真正的衡量标准来看世人,大致可分成一半是善者,一半是不善者,但是从每个人自己的衡量标准来看,世人大致都认为自己是善者,而且那一半不善者,因为自认为自己是善者,所以不知悔改,还在不断地做着坏事。

想想看:真的有人让那一半的世人认识到自己是不善者而且在做着伤害别人的坏事吗?法律能做到这一点吗?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个世界能不陷入混乱吗?老天能不能做到让恶者知道自己做了坏事呢?你相信“恶有恶报”吗?人是不是应该相信有神的存在才好呢?

2、有人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你知道他们的看法其实代表的只是他们的道德水平和好坏衡量标准,并不客观、也不是真正的衡量标准,这时你还会那么在意吗?如果你明白了:无论你怎么做,说好说坏的人一定都有,就像每个人喜的口味不同。这时你还会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吗?其实我们最应该在意的是真正的不变不动的道德衡量标准是什么?我们凡事是不是都应该以此为标准才好?这样做出的衡量和选择是不是才最正确、最好的呢?

【阅读资料】

能知善恶的泉水

万物都有灵,都是有思维的,水也是如此,请看下面这则记载。

太行山的东部有眼泉水,水质甘甜。这眼泉水的形状像一口井,井体是一整块石头。

想要喝水的人,都必须去掉邪恶之心,跪着舀水,则泉水像溪流一样涌出,喝多少就有多少。但是如果心存邪念,态度傲慢,则泉水便缩回去,不再涌出。

(出自《法苑珠林》)

自食其果

武则天独掌唐朝大权,她总是疑心天下人不服,害怕被人算计,便大开告密管道。凡告密的人,都可享受优厚的待遇。如果告密的容符合旨意,还可破格授官;即或与事实不符,也不问罪。一时间,告密之风盛起,弄的人人自危,谁也不敢随便说话。

侍御史鱼承晔的儿子鱼保家在徐敬业起兵时曾经帮助徐敬业制造刀和其它装备。鱼保家上书建议铸造铜匦,铜匦分为四间,每间都有孔,可以接受天下人的密奏。密奏只能进不能出。武则天大喜,命令他立即铸造。

有人和鱼保家有私仇,就告密鱼保家曾为徐敬业造兵器,杀死了许多官军。告密书被投入鱼保家亲自铸造的铜匦里。朝廷立即派人逮捕了鱼保家。

鱼保家万万没有想到,他建议并亲手铸造的铜匦竟然首先在他自己身上生效。

(出自《资治通鉴》)

请君入瓮

唐朝时,文昌右丞周兴和侍御史来俊臣都是有名的酷吏。他们发明了各种刑具,谁要得罪他们,他们就以谋反的罪名把谁置于死地。后来,有人告密周兴参与谋反,武则天便命令来俊臣审讯他。来俊臣借吃饭之机向周兴讨教道:“审讯时,很多囚犯都不认罪,周右丞有什么高招吗?”

周兴说:“这很容易。只要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烧烤,然后把囚犯放入瓮中,管保什么事他都会承认。”

来俊臣立即让人找来一个大瓮,并按照周兴说的办法,在四周用火烧烤。然后,他站起身来,对周兴说:“现在有文书要审问周兄,请周兄进入这个大瓮。”

周兴吓得慌忙磕头认罪。后来武则天宽赦他,没有判处他死刑,把他流放到岭南。周兴大兴冤狱,积怨很深,当他走到半路上时,就被仇人杀死了,最后还是无法逃脱他注定要遭受的恶报。

(出自《资治通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中小学古诗词鉴赏·于丹·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儿童版山海经·山海经异兽录·东周列国志·浮生六记·易中天品三国·论语精读·岳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