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历代帝王诗词鉴赏辞典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历代帝王诗词鉴赏辞典 >

金海陵王——完颜亮

发布时间:2023-06-30 17:50:21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完颜亮(1122—1161),字元功,初名迪古乃。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发动政变,杀死熙宗,自立为帝。史载:完颜亮为人傫急,多猜忌,残忍任数。即位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市),称中都,数年后,又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积极准备南侵。1161年,完颜亮大举南下攻宋。在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被宋军击败,东逃至瓜州(今江苏、扬州市南),被部将完颜元宜杀死,葬于燕京郊外(今北京房山县西南)。谥号海陵炀王。

鹊桥仙·待月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

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

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赏析

这首词题为“待月”,观其咄咄盛气,实为“斩云逼月”。作者就是金史上杀帝自立,生前高踞王位,死后废为海陵庶人的完颜亮。据岳珂《桯史》载,亮“颇知书,好为诗词,语出辄崛强,憗憗(yìn)然有不为人下之意”。但是金太宗完颜晟(shèng)死后,并没有把王位传给作为太祖长房之孙的完颜亮,而传给了完颜亮的堂兄完颜亶(dǎn),这就是金史上的“熙宗”。他只能暂时屈居其下,虎视眈眈,时刻准备伺机篡夺帝位。皇统九年(1149),完颜亮终于发动政变,杀死熙宗,改号“天德”。五年(1151),迁都燕京(北京),改燕京为“中都”。正隆三年(1158),为进攻南宋便利计,他不顾徒单太后和大臣们的激烈反对,一意孤行,再南迁汴京(河南开封)。为了禁绝异议,竟处死了太后。“迁汴之岁,中秋举杯,待月不至,赋《鹊桥仙》”(岳珂《桯史》)。

由此可知,这首词作于完颜亮志得意满,急于扫除一切障碍,待机一逞其吞并南宋、统一天下之雄心的时刻。

词的上阕写“待月”,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曾以“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抒写一统之君的胸襟。这里,作者金杯不举,清歌未发,所焦虑地期待的,也正是这苞举宇宙,君临天下的壮阔境界。谁知片云飞来,竟遮星蔽月。“彩云追月”、“云破月来”,这应该是赏月者所期待的朦胧、多变的清幽境界;但是完颜亮要并中原、成霸主的心情太迫切了,不能容纤芥之云尘,所以“片云”在他的心目中就变形为“通天障碍”!片云遮天就是这种唯恐不得逞志的心理的强烈反射。

下阕进一层作夸张的肖像描写。虬髯,颊上卷曲的胡须。虬髯,历来是豪迈与勇武的象征。唐人传奇《虬髯客传》,写的就是一位豪侠。这里用“虬髯捻断,星眸睁裂”活画出自己那焦躁、激怒的心情。更唯恨剑锋不够锐利,不能一挥而腰截紫云,使银蟾出海,万国通明!

《石林诗话》载,中秋阴晦,北宋风流宰相晏殊无心宴客,其门客王君玉“为诗以入曰:‘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听其自然,又乐观自信,“至夜分,果月出,遂乐饮达旦”,何其从容,何其风流洒脱!对比之下,可知完颜氏所待,必非玩赏之月,故焦灼若是!

这首《鹊桥仙》还鲜明、生动地表现了一种褊急、残忍、专制的帝王心态。在他们的心目中,不仅黎民百姓,就是风云月露,也须由他们调遣,听他们摆布。唐天授二年(691),武则天称帝未久,为了证明她“王权天授”的权威,不也向百花下过“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的诏令吗?

这首词的结句“仔细看、嫦娥体态”,从字面上看,似乎是从审美出发,急于一赏满月的风姿。但这种发上指,目皆尽裂,斩云观月,咄咄逼人的激烈的情感,显现出极强的功利目的性,绝不是一种审美情感。它只会使素娥胆战,玉兔心惊!

《艺苑雌黄》评此词“俚而实豪”,其俚语直陈,出于“幽并之气”,也和作者的桀骜不驯,发语倔强的个性一等相称。说“豪气”还不如说“霸气”更为恰当。

作者:侯孝琼

昭君怨·雪

昨日樵村渔浦,今日琼川银渚。

山色卷帘看,老峰峦。

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孙剪水。

惊问是杨花,是芦花?

赏析

这首咏雪词,历来为人称道。据《夷坚志》载:金主亮小词,流播人口。济南人王和尚,能诵《昭君怨》词。

词的上阕着眼于雪前、雪后自然山水的巨大变化。先写水:昨日的山村渔浦,今天川流琼玉,浦着银装。再写山:卷帘试看,昔时青峰,一夜岭头皆白。作者不仅回避“雪”字,也不用颜色字“白”对雪作直接描写。或用美玉、精银形容,令人想见其光洁璀灿;或用拟人的手法,一个“老”字,使人联想到“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夜愁白了头的簇簇峰峦,其华颠玉顶,岂不令人惊绝!

下阕从锦帐酣睡的美人一觉醒来的所见、所疑着笔。“浓睡不消残酒”,故而不知一夜之间,天孙剪水,变了乾坤!天孙,星名。《史记·天言书》:“织女,天女孙也。”剪水,“剪水花”的简说。南宋诗人范成大《春后微雪诗》“东君未破含春蕊,青女先飞剪水花”。试想象一下织女用纤纤玉手把晶莹澄澈的银河水剪成六出之花,纷纷扬扬,洒向人寰,何等空灵而有韵致!难怪美人要惊问“卷帘人”,“是杨花,是芦花”了!好梦初回,见此瑞雪飘香,几不知春秋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只应花是雪,不悟有香来”。以雪疑花,先已有之,但这里妙就妙在借一香梦乍惊的美人之口迭问“是杨花,是芦花?”娇憨之态可掬。雪后一夕之变,不仅令人惊绝,而且令人爱煞了!

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写了两个人。上阕的“人”是抒情主人公“我”,结末“老峰峦”,着眼于“老”,既切景,也流露出怕“等闲白了少年头”的时空焦灼。下阕的主人公是“她”,一个锦帐美人,着眼于“花”,可以想象到,“花”,是她美好梦境的下意识延续。

张玉田《词源》说,词尤难于咏物。“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也就是说,过于拘执于物的摹写,或者离题咏之物过远,会造成或者板滞,或者晦涩不明的弊病。一首好的咏物词,“不粘不脱”,字面上既不可执着于物的形态摹写,又始终要围绕着“物”着笔,既切“物”之质性,又传“物”之精神。如这首词笔笔写雪,而又没有执着干对雪的穷形尽貌。只从雪后的江山之变和雪花飘洒所引起的惊喜、叹美之情着笔,物态始终和人的感情融为一体,空灵而流转。故《艺苑雌黄》评曰:“其咏雪《昭君怨》云云,则又诡而有致矣。”“诡”,指词构思的奇妙,卓异于人。班固《西都赋》“殊形诡制,每各异观”。“致”即指表现手法的风流有韵味。综观全词,“雌黄”之评,当之无愧矣!

作者:侯孝琼

南征至维扬望江左

万里车书尽会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赏析

此诗一作《题西湖图》,岳珂《桯史》载,金主亮“将图南牧,遣施宜生来贺天申节,隐画工于中,使图临安之城邑及吴山西湖之胜以归,既进绘事,大喜,瞷(jiàn)然有垂涎杭、越之想,亟命撤坐,闲软屏,更设所献,而于吴山绝顶貌已之状,策马而立,题其上云云”。另一说以此诗写于正隆6年(1161)完颜亮南征至维扬时。《中兴御侮录》载:海陵一日发扬州望江亭,指顾江山之胜,谓其下曰:“朕不入浙,誓不返国,因改其亭曰‘不归亭’,赋诗云云.”《金史》载,完颜亮9月出征,其南下部将完颜福寿、高忠建在南下途中,分别率部从山东、常安径返辽阳,捕杀完颜亮的亲信,十月初八,拥立留守东京(辽宁辽阳)的完颜雍为帝,即金史上的金世宗。世宗随即数亮罪,废他为海陵庶人,并派人阻其归路,此时他正率金兵渡淮水。完颜亮为内变所挠,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这也严重地影响了士气。史载金军海州败、胶西唐岛又败,直至采石矶败绩,完颜亮龟山寺饮箭。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很难写出如此充满信心的诗来。

金主亮吞并南宋的计划,由来已久,又传为柳永词《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所动,“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从这首诗看,完颜亮所企慕的,绝非一山一湖的胜境,而是“万里车书尽会同”的“车同轨,书同文”的统一大业,时刻不忘并吞割土分疆,偏安江南一隅的南宋王朝,故用语势极强的反诘之辞“江南岂有别疆封”!于是一转,恨不能立地提兵百万,过淮水,渡长江,打入临安,“西湖”是南宋这块膏腴之土的象征,“立马吴山第一峰”则意味着自己的君临宇内,大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势。

金人刘祁《归潜志》评完颜亮“虽淫暴自强,然英锐有大志……将混一天下,功虽不成,其强至矣”(见卷十二),又评此诗云:“其志亦不浅”见卷一)。

作者:侯孝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中小学古诗词鉴赏 ·于丹 ·山海经的神话故事 ·儿童版山海经 ·山海经异兽录 ·东周列国志 ·浮生六记 ·易中天品三国 ·论语精读 ·岳飞传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