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作文网 · 古文名篇鉴赏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古文名篇鉴赏 >

《韩愈·师说》译文与赏析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16 10:40:01

师说

唐·韩愈

【题解】

“说”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形式,可以就事论理,也可以夹叙夹议。《师说》创作于唐贞元十八年(802),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盛行,韩愈为纠正这种风气而作此文。他在文中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以从师学习为耻的坏作风,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择师的原则,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注释】

[1]师之:以他为师。师,名词用作动词。

[2]庸知其:哪里管他。庸,岂,何必。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释疑解惑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道理、有知识的,谁没有疑惑呢?有疑惑而不向老师请教,那疑惑永远不能解决。比我年长的人,他懂得的道理肯定比我早,我要向他学习,拜他为师;出生在我后面的比我年少的人,他懂得的道理可能也比我早,我也要向他学习,拜他为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比我年长还是年少吗?因此,无论地位的尊贵,也无论年龄的长幼,道理存在的地方,也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原文】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3],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4],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注释】

[3]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从师求学的道理。

[4]出人:超出一般人。

【译文】

唉!从师学习的传统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也是很难的。古代的圣人,他们远远超过一般人,却拜师向人请教;而今天的普通人,他们远远不如圣人,却以向别人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

【原文】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5],吾未见其明也。

【注释】

[5]小学而大遗:指学习了句读,而丢了解惑、学道。

【译文】

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请老师来教导他们;但自己却耻于向老师学习,这真是令人大惑不解。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学习书本中的内容和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释疑解惑的老师。不懂得句读,就向老师请教,疑惑不能解决,却又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而对大事却放弃不管,我真看不出他有什么明智的地方。

【原文】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6]。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注释】

[6]近谀:近,接近。谀,谄媚,奉承。

【译文】

巫医、乐师及各类工匠,他们并不以向别人学习为耻辱;而士大夫之类的人,一说起“老师”、“学生”这类话题,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何讥笑,回答说:“他和他年龄相仿,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他们认为称地位低的人为老师,实在令人难堪;称地位高的人为老师,又有点阿谀奉承。唉!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能得到恢复,由此可知了!巫医、乐师和各类工匠,是那些士大夫一向看不起的人,而如今士大夫却不如他们,实在是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请教。而这些人都比不上孔子的才能。

【原文】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7];不拘于时[8],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9],作《师说》以贻之。

【注释】

[7]六艺经传:六艺:六经,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经:六经的正文。传:解释经的着作。

[8]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束缚。

[9]嘉:赞赏的意思。

【译文】

孔子曾经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艺也各有专长,如此而已。有个叫李蟠的孩子,只有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经传也全都学习了,但他不受时俗的束缚,在我这里求学。我赞赏他能继承古人从师学习的传统,所以写了这篇《师说》赠给他。

【评析】

文章开头就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中心论点,说明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从师的正确态度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接着又以巫医、乐师、工匠与士大夫从师的态度不同作对比,进一步强调师生之间地位平等,不分贵贱、年少都可以相互学习。也严厉批评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最后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就可以把从师的矛盾思想抛开。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名言警句就出自本文,真不愧为古文中的典范之作。

相关文章

《读韩愈》读后感1000字 韩愈《石鼓歌》原文+赏析 韩愈《山石》原文+赏析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原文+赏析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原文+赏析 韩愈《春雪》原文+赏析 柳子厚墓志铭 祭十二郎文 蓝田县丞厅壁记

推荐热门文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敬民用典名 《汉魏六朝散文·陶渊明·自祭文》原文鉴赏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鉴赏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节选)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原文,赏析 范成大《重九泛石湖记》原文,赏析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任贤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天下用典名句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