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作文网 · 古文名篇鉴赏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古文名篇鉴赏 >

宋荦《游姑苏台记》原文,赏析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16 08:29:16

宋荦:游姑苏台记

宋荦

余再莅吴,将四载,欲访姑苏台,未果。

丙子五月廿四日雨后,自胥江泛小舟,出日晖桥。观农夫插莳,妇子满田塍,泥滓被体,桔槔与歌声相答,其劳苦殊甚。迤逦过横塘,群峰翠色欲滴。未至木渎二里许,由别港过两小桥,遂抵台下。山高尚不敌虎丘,望之,仅一荒阜耳。

舍舟乘竹舆,缘山麓而东,稍见村落,竹树森蔚,稻畦相错如绣。山腰小赤壁,水石颇幽,仿佛虎丘、剑池。夹道稚松、丛棘、檐卜点缀其间如残雪,香气扑鼻。时正午,赤日炎歊。从者皆喘汗,余兴愈豪,褰衣贾勇,如猿猱腾踏而上。陟其巅,黄沙平衍,南北十余丈,阔数丈,相传即胥台故址也,颇讶不逮所闻。吾友汪钝翁记称:“方石中穿,传为吴王用以竿旌者。”又矮松寿藤,类一二百年物,今皆无有。独见震泽掀天陷日,七十二峰出没于晴云皛渺中。环望穹窿、灵岩、高峰、尧峰诸山,一一献奇于台之左右,而霸业销沉,美人黄土,欲问夫差之遗迹,而山中人无能言之者,不禁三叹。

从山北下,抵留云庵。庵小,有泉石,僧贫而无世法,酌泉烹茗以进。山中方采杨梅,买得一筐,众皆饱啖。仍携其余,返舟中。时已薄暮,饭罢,乘风容与而归。

侍行者,幼子筠、孙韦金、外孙侯晸。六日前,子至方应试北上,不得与同游。赋诗纪事,怅然者久之。

【赏析】

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城内外遍布着无数名胜古迹,姑苏台即是其中之一。此台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闾、夫差父子营建而成。它曾是当时豪华建筑之一,工程浩大,盘亘达五里,用材极多,竟使吴宫附近的河道放满了木材,堵塞了交通,木渎镇即因此得名。越国灭吴时,将姑苏台焚毁拆光。遗址所在地有二说。一说在苏州城西南七子山北,连尧峰山的小紫石山,今称姑苏山,亦称姑苏台,但多与史籍不符。另说在苏州城西南十六公里的胥口镇西,濒临太湖的胥山,今称清明山。宋荦所游的姑苏台,即是在胥口镇南的姑苏台。

作者这篇游记,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他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五月二十四日游览姑苏台的情景。

雨后的清晨,作者一行自胥江泛小舟,出日晖桥。一路上见到农夫插秧的情景,妇女、儿童也挤满在田埂上帮忙,全身满是淤泥,提水的桔槔声与农夫的歌声相呼应,呈现出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作者目睹此景此情,对农夫在田间的辛勤劳作表示了同情。过横塘,近木渎,由别港过两小桥,来到了姑苏台下,远远望去它只是一个荒凉的小土山,高度还不及苏州西北的虎丘山。沿着山麓而东,渐渐看见村落,竹树茂盛,互相交错的稻田好似锦绣一般。这里的山腰小赤壁,水石幽深,仿佛气势雄奇的虎丘和风生涧壑的剑池。夹道小松丛棘点缀其间,香气扑鼻。这一段文字描绘出一幅江南田野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已正午,作者一行如猿猱腾踏,贾勇而前,登上台顶。只见台上一片黄沙,传说中的古迹已荡然无存了。只有太湖波浪连天,七十二峰出没于缥缈的云海之中。环望太湖诸山,一一献奇争胜。曾经在此叱咤风云、企图称霸的吴王夫差和他的霸业宏图早已烟消云散了。他为作长夜之欢所建的春宵官和美人西施,而今也已成了一杯黄土。作者在这里发思古之幽情,欲寻访夫差遗迹,可是山中农夫却无人能言说,因而不禁为之三叹。这里着墨不多,而兴亡之感却悠然深远,尽在感叹之中。

结束了一天的游程,在暮色苍茫中,作者和同游的子孙辈乘风容与而归。在归途中,正是东山杨梅上市时,遂买得一筐,众皆饱啖。点出这一笔,虽信手拈来,却饶有生活情趣。

相关文章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墨子《非乐·下》原文注解与鉴赏 荀子《礼论篇》原文,翻译 《满井游记》原文,注释,译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廉政用典名句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立德用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 《古代兵法散文·三国两晋南北朝兵法·三国志》原文鉴 《汉魏六朝散文·萧统·陶渊明集序》原文鉴赏

推荐热门文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敬民用典名 《汉魏六朝散文·陶渊明·自祭文》原文鉴赏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鉴赏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节选)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原文,赏析 范成大《重九泛石湖记》原文,赏析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任贤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天下用典名句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