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作文网 · 古文名篇鉴赏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古文名篇鉴赏 >

《古文观止·晏子不死君难》译文与赏析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14 13:23:13

晏子不死君难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题解】

“君难”指齐庄公因为与崔杼之妻私通而被杀之事。本文记叙了晏子对待此事的态度:既不为他而死,也不因他而逃亡。在他看来,无论国君和臣子,都应为国家负责。如果国君失职,臣子就不必为他尽忠。这种态度被史家认为是符合礼仪的,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

【原文】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译文】

崔武子见到棠姜,觉得她很美,便娶了她。齐庄公和棠姜私通。崔武子就杀了齐庄公。

【原文】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58]?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59]?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60],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注释】

[58]陵:超越,凌驾。

[59]口实:口中的食物,指俸禄。

[60]人:指崔杼。有君:指受到君王的宠信。

【译文】

晏子站在崔武子家门外。他的随从说:“你要去为国君殉难吗?”晏子说:“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为什么要去死?”随从说:“那么你要逃走吗?”晏子说;“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要逃走?”随从说:“那么你要回去吗?”晏子说:“国君已经死了,回哪儿去?作为百姓的君主,难道是让他以地位来凌驾于百姓之上的吗?本来是让他来主持国政的。作为君主的臣子,难道是为了自己的俸禄?本来是让他来扶持国家的。所以国君为了国家而死,那么臣下就跟着他去死;国君为了国家而逃亡,那么臣下就跟着他逃亡。如果国君是为自己而死,或为自己而逃亡,不是国君私下宠爱亲近的人,谁敢承担这个责任?况且别人受到国君的信任又杀了他,我怎能为国君而死?怎能为国君而逃亡?但是我又回到哪儿去呢?”

【原文】

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61]。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注释】

[61]踊:跳,这里指因悲痛而跺脚。

【译文】

门开了,晏子就进去,头枕在尸首的大腿上大声地哭。然后站起来,跺了三次脚才走出去。有人对崔武子说:“一定要杀了他。”崔武子说:“他是百姓所仰望的人,放了他能得到民心。”

【评析】

文章开篇就从“死”、“亡”、“归”三方面借随从的提问提出问题,晏子的回答中有反问,采用排除法,认定自己不是齐庄公的私人,议定君死过程中自己没有过错,认定自己不能从死、从亡,不过也不能苟且、回避是非。显示了晏子的沉稳和对世事的洞察。

最后归结到“社稷”二字,波澜起伏,论题鲜明,更将一位有头脑、有经验的政治家形象展现了出来。晏子的立足点在社稷,认为国君和臣子的所作所为都应该对国家负责,这个观点带有很大的进步性,受到后世广泛传诵。

本文的说理也很有特点,全文最闪光、最启发人的也就是晏子论君臣大义的一段,写得很有创意。

相关文章

读《古文观止》有感500字 《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 《古文观止》读后感1000字 《古文观止》读后感2000字 《古文观止》读后感800字 《古文观止》读后感1000字 《古文观止》读后感300字 《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 苏轼《古文观止·潮州韩文公庙碑》译文与赏析

推荐热门文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敬民用典名 《汉魏六朝散文·陶渊明·自祭文》原文鉴赏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鉴赏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节选)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原文,赏析 范成大《重九泛石湖记》原文,赏析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任贤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天下用典名句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