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作文网 · 古文名篇鉴赏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古文名篇鉴赏 >

诸葛亮《前出师表》译文与赏析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14 13:09:01

诸葛亮.jpeg

前出师表

三国蜀·诸葛亮

【题解】

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作这篇文章时,蜀汉已由刘备去世时的动荡转为安定,国力大大增强,于是他准备北伐中原,实现刘备的遗愿。在北伐之前,他上书刘禅,在书中陈述蜀汉当前正处于形势危险之际,再反复劝勉刘禅用心国事,开张圣听。还特别强调顾全大局,不偏私左右亲信,表达自己审慎勤恳、伐魏兴汉为己任的志向和劝诫后主采纳忠言、亲贤远佞的愿望。

【原文】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75],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76]!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注释】

[74]三分:这里指三国鼎立的局势。

[75]秋:指紧要时刻。

【译文】

臣诸葛亮进言:先帝开创的大业还没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三分鼎立,蜀汉国力疲乏,这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啊!然而在朝廷内,辅佐陛下的大臣丝毫不敢怠慢,忠贞的将士舍生忘死,这都是在怀念先帝的知遇之恩,想要借此报答啊。陛下实在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以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志士的勇气,不应该妄自菲薄,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的道路。

【原文】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77],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78],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注释】

[76]陟罚臧否:陟,提升。臧,善,引申为“表扬”、“奖励”。否,恶,引申为“批评”。

[77]作奸犯科:做了坏事,冒犯法律。

[78]侍中:官名,侍从皇帝左右。三国时期是一种要职,类似于丞相。侍郎:汉代郎官,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之后,乃尚书的属官。

【译文】

宫中的侍臣和丞相府官吏,都是一个整体,奖惩赏罚,不应该区别对待。如果有做坏事犯法的,或尽忠做善事的,都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评定,加以奖惩或赏罚,以此昭示陛下公正清明的治理;而不应该有所偏爱,使得宫中、府中法令不一。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心智忠贞的人,所以先帝选拔他们,留下来辅佐陛下。我私下认为宫中不论大事小事,都可以跟他们商量,然后再去施行,必定能够补救疏漏,收到较好的成效。将军向宠,品性善良公正,通晓军事,曾经被任用时先帝称赞他是个能人,所以众人推举他做中都督。我私下认为军营中不论大事小事,都可以去征询他的意见,必定能够使军队齐心协力,使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原文】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79],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80],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8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注释】

[79]贞亮:坚贞诚实,忠诚坦白。

[80]卑鄙:出生卑微,学识浅薄。

[81]倾覆:指兵败。

【译文】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强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汉朝后期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与臣谈论起此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作为表示感叹、遗憾的。侍中郭攸之,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以死报国的大臣,但愿陛下能够亲近并信赖他们,这样汉朝的复兴就为期不远了。我本来是一介布衣,亲自在南阳耕田种地,只求在乱世中能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求得高官厚禄和显赫名声。先帝不因为臣下出生卑微,学识浅薄,不惜屈尊,三顾茅庐,想要征询臣下对天下大事的看法。我感激不已,就答应为先帝效力。后来战事失败,我在战败之际接受了挽救危局的重任,至今已经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谨言慎行,所以临终时把兴复汉室的大事交付给我。

【原文】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8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83],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84],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注释】

[82]不毛:指不长粮食的荒凉之地。

[83]驽钝:比喻才能低劣。

[84]斟酌损益:权衡得失,决定取舍。损:减少。益:增加。

【译文】

臣下自从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唯恐托付之事不能完成,从而有损先帝的英名。所以臣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毛之地。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兵力装备充足,应该到了统帅三军以恢复中原的时候了。我将尽全力铲除曹魏,复兴汉朝王室,打回古都。这也是臣报答先帝并效忠于陛下的职责啊!至于权衡得失、兴利除弊,向陛下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原文】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之咎,以彰其慢[85]。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86],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注释】

[85]慢:怠慢,失职。

[86]咨诹:询问的意思。

【译文】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大任交付给臣;如果不能成功,那就请治臣下失职的罪,来禀告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要追究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之罪。陛下也应该自作打算,征询治理国家的好办法,明察和采纳忠正的言论,牢记先帝的遗愿,这样臣就感激不尽了!而今我即将远征,对着这篇表不禁流泪,激动地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评析】

全表围绕君子、小人展开论述,“亲贤臣、远小人”是全篇的宗旨。文中有两部分的进谏:一是劝勉蜀后主刘禅继承刘备的遗志,广开言路,刑赏分明,亲贤远佞,任用贤良,励志振奋,使他致力于北伐大业,以免除后顾之忧;二是追述刘备知遇之恩,自陈兴复汉室之志,表达北伐中原的坚定决心。刻画了诸葛亮受恩感激,忠心耿耿,励精图治,公开贤明的性格。

本文采用倒叙的结构方式,先交代国事,再追忆身世。交代国事时,诸葛亮可谓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人扣上以下犯上的罪名,但又知无不言,尽显身为人臣的忠贞。诸葛亮的谆谆教诲,让读者感叹不已,只是不知后主刘禅能否明了诸葛亮的一番苦心。追忆身世是诸葛亮打的一张亲情牌。众所周知,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刘备病逝前将国家大事托付于诸葛亮,他对刘禅可谓尽忠竭虑,对国事可谓呕心沥血,他在此表中多次提及先帝,也是希望后主念在父子情分上,对国事多加谋划。

文章语言文字质朴,感情真挚动人。行文时叙中有议,议中有情。叙事周密,层次清楚,是章表中的突出代表作。

相关文章

我崇拜的贤人---诸葛亮作文600字 戏评“诸葛武侯” 我看诸葛亮作文1200字 我看诸葛亮作文800字 我看诸葛亮作文600字 我看诸葛亮作文500字 假如我可以遇见诸葛亮 探访诸葛亮作文800字 鞠躬尽瘁的故事

推荐热门文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敬民用典名 《汉魏六朝散文·陶渊明·自祭文》原文鉴赏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鉴赏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节选)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原文,赏析 范成大《重九泛石湖记》原文,赏析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任贤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天下用典名句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