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作文网 · 古文名篇鉴赏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古文名篇鉴赏 >

《先秦散文·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鉴赏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14 10:01:15

《先秦散文·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鉴赏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①。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②。居则曰③:‘不吾知也!’如或知尔④,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⑤:“千乘之国⑥,摄乎大国之间⑦,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⑧;由也为之⑨,比及之年⑩,可使有勇,且知方也(11)。”

夫子哂之(12)。

“求! 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13),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4)。”

“赤! 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15),愿为小相焉(16)。”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17),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18)。”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9)。”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20),冠者五六人(21),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22),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23)!”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24)?”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注释】 ①曾晳:名点,曾参的父亲,孔子的学生。冉有:名求。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侍坐:陪侍孔子坐着。 ②以:因。后面的“以”字通“已”,停止的意思。 ③居:平时。则:辄,总是。④或:有人。 ⑤率尔:轻率而急促的样子。尔:语尾助词。 ⑥乘: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 ⑦摄:夹,处。 ⑧加:侵犯。师旅:军队,这里引申为战争。因:继,接。 ⑨为:治理。 ⑩比及:等到。 (11)方:礼仪。 (12)哂:微笑。 (13)方六七十:方圆六七十里,也即每边长六七十里的意思。如:或者。 (14)俟:等待。 (15)端:玄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16)相:傧相。 (17)希:通“稀”,指瑟声稀疏。铿:象声词,模仿瑟声。作:站起来。 (18)撰:述。(19)伤:妨碍。 (20)莫:通“暮”。成:定。“春服既成”是说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 (21)冠者:成年人。 (22)沂:水名,在今山东曲阜市南,风:迎风乘凉。舞雩:古代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当在今山东曲阜市南。 (23)与:赞同。 ( 2 4 ) 唯:句首语气词。

【今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四人陪侍孔子坐着。

孔子说道:“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点,不要因此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里总是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局促地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继之发生灾荒。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光景,可以使它的老百姓人人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微微一笑。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国土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地的小国家,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光景,可以使老百姓人人富足。至于修明礼乐之类的事情,那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不敢说我能作什么,我希望得到学习的机会。在国君祭祀或诸侯会盟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正在弹瑟,听到孔子问他,便铿地一声放下瑟,站了起来,回答说:“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同。”

孔子说:“那有什么妨碍呢?也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三月,人们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洗澡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去。”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主张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都出来了,曾晳落在后面。曾晳问孔子说:“刚才我三位同学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问:“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讲理让,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虚,所以笑他。”

曾晳说:“难道冉求所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大的土地就不算是一个国家呢?”

曾晳又说:“那么公西赤所说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盟会这些不是诸侯国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说公西赤只能做一个小司仪,那谁又能做大司仪呢?”

【集评】 明·邓退庵《四书补法附考·备旨》:“暮春者至咏而归,言乘此时,同此人而乐其乐之意,并非有事有为的功业。择于暮春,想当时暮春,便信口说来,就眼前事生发,是个无事无为的道理,却做有事有为的功业。此所谓大本,所谓忠,所谓一者是也。充曾点所见,便是孔子老安友信少怀之意。”

明·方存之《论文章本原》:“首数节记孔子引诱之言,末数节记孔子折衷之言,中间记四子之言,章法完整。记子路言志之下,不顺记曾晳之言,乃次之以冉有,又次之以公西华,然后次之以曾点,变化之至。冉有、公西华二节,文法在中间相对。以子路之率尔,与曾晳之铿尔首末相对,以哂子路与点之言相对。四段事,三样文法,变化之中又极整齐,真妙文也。”

清·俞廷镳《四书评本》:“子路节与下曾点节正好对看,率尔与铿尔舍瑟相对,哂之与喟然相对。”

清·牛运震《论语随笔》:“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此八字是通章纲领。开端四子侍坐,各以齿序,便有礼让彬彬气象。以吾一日二节,词气谦和,圣人之情,于此可见。中间四节以‘哂由’‘与点’作关目,求赤言志只是陪衬过节。哂由者,以其率尔。与点者,以其气象雍容,而所见者大。求赤言志而皆立退让,不见与亦不见哂,圣人之或与或夺,或漠然不加可否,皆本于礼让之意,以讽劝之也。后段夫子与曾晳问答,总欲勘透哂由机关。‘安见方六七十’云云,‘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以著二子退让,正以见由之不让,而圣人暗与二子之旨,亦于此带出,总不外乎礼义之旨也。”

又“点承师问,推瑟起对,举止雍容,意境间旷,便有凤凰翔于千仞的气象。”

清·于光华《论语集益》:“想见气象”。

又:“用世热肠。”一哂热肠动矣。有喜之之意,当与“莞尔参看,非第叹其不让也。”

又:“率尔而哂,莞尔而叹,夫子热肠可见。”

又:“撰字妙,见三子肚里撰出来,非当下本等话也。”

又:“出于曾点口中,不过光霁的胸怀;入于夫子胸中,便是位育的气象。”

又:“‘也已矣’字须重按,便是隐然许三子之意。”

又:“以礼以字,遥应何以哉以字。”

【总案】 本篇选自《论语·先进》,是全书中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它集中描写了孔子与四位学生所进行的一次生动有趣的有关志向抱负问题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孔子对学生始终采用启发引导式教育,解除其顾虑,使其畅所欲言,他的态度亲切、平易,不矜不躁。他不仅善意地批评了子路的不够谦让,同时还毫不掩饰地赞同曾晳的淡泊之志,这实际上等于孔子本人也加入了这场讨论,也由此活现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大教育家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形象。

本文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它结构完整,详细得当。全文以学生侍坐、老师发问写起,按照发言先后,记叙谈话内容和结束后的评论。其中还写出了发言人的情态、性格和渲染出谈话时的气氛,从而对此次谈话作了完整的描写。此外,整个记叙还有详有略,它把记叙重点放在曾晳身上,并且详细记叙了孔子的评论,而对冉有和公西华则予以略写。其次,全文只有三百多字,但记言记行抓住特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选取典型动作和个性化语言,表达人物的神态和性格。文中还大量运用语气词,通过不同的语气词表达不同的口吻和神情,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关文章

论语读后感450字 《论语故事》读后感600字 《论语诠解》读后感500字 有感《论语》中的学习教诲800字 国学经典挽救这个时代 ——《论语》《孟子》读后感 论语文学习的必要性 抽签背论语作文500字 读《论语》有感450字 《论语》读后感1500字

推荐热门文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敬民用典名 《汉魏六朝散文·陶渊明·自祭文》原文鉴赏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鉴赏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节选)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原文,赏析 范成大《重九泛石湖记》原文,赏析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任贤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天下用典名句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