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草原/【波兰】显克微支
【作者简介】
亨利克·显克微支(1846—1916),波兰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华沙高等学校语文系学习,后因不满沙俄政府对学校的钳制,愤然离校。1872年起任《波兰报》记者。在嗣后十年里,发表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灯塔看守人》即是其中之一。
有两片土地相并地排着,正如两个极大的草原,中间只有一条明丽的小河将它们分开。这河的两边,在某一地点渐渐地分离,便造成一个浅的渡口——一个盛着安静清澈的水的小河。
“人们可以看见清澈河流下的黄金色的底,从那里长出荷花的梗,在光辉的水面上开花;红色的蝴蝶绕着红白的花飞舞;在水边的棕榈树和光明的空气中间,鸟类叫着,仿佛银铃一样。这是从这边到那边去——从生之原往死之原去的渡口。这两面都是那至高全能的梵天所创造,他命令善的毗湿奴主宰生之国,智的湿缚主宰死之国。”他又说道,“你们各自随意去做。”
在属于毗湿奴的国内,生命便沸涌出来。太阳开始出没,昼夜也出现了,大海也涨落起来;天上有云走着,满含着雨;在地上生出树林,许多的人、兽和鸟也都出来了。那善神创造爱,使一切生物能够繁衍子孙,他又命令爱,叫他同时便是幸福。这时候梵天叫毗湿奴去,对他说道:“在地上你不能想出比这更好的了,天上又已经由我造成,你可以暂且休息,让那所创造的便是你所称为人的,独自去纺生命的纱吧。”
毗湿奴依了梵天的命令,于是人们开始照管自己了。从他们善的思想里,生出了喜悦;从恶的思想里,又生出了悲哀。他们很惊异地看到这生活并不是无间的喜宴,而且梵天所说的生命之纱,也有两个纺女纺织着:一个有微笑的面貌,一个有泪在她的眼中。人们走到毗湿奴的座前,诉说道:“主啊,悲哀里的生活是不幸啊。”
他答道:“让爱来安慰你们。”
他们听了这话,便安静了,一齐走去。爱果然将悲哀赶走,因为将他和爱所给予的幸福比较起来,便觉得很轻了。但是爱却同时又是生命之产生者。虽然毗湿奴的国土是极大的,但人类所需要的草果蜂蜜树实都缺乏了。于是最聪明的人们举起手来砍去树木,开辟林地,耕种田野,播种收获。这样工作便来到世间。不久大家须得一律分工;工作不但成为生活的基本,而且便是生活的本身了。但是工作生劳苦,劳苦生困倦。人们又来到毗湿奴的座前,伸着两手,说道:“主呵,劳苦使我们衰弱,困倦住在我们的骨里了;我们希求休息,但是生命要索我们不停地工作。”
毗湿奴答道,“大梵天不许我改变生活,但我可以创造一点东西,使他成为生活的间歇,这样便是休息。”
于是他创造了睡眠。人们很喜悦地受了这新的赐品,大家都说从神的手里接受来的一切事物之中,这是最大的恩惠了。在睡眠里,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劳苦与悲哀;在睡眠里,那困倦的人恢复了他们的力气,那睡眠揩干了他们的眼泪,正如慈母一般,又用了忘却的云围绕着睡者的头。人们赞美睡眠,说道:“你祝福了,因为你比醒时的生活更好。”
他们只责备他,不肯永久地留着;又醒来了,以后又是工作——新的劳苦与困倦。这思想苦迫着他们,于是他们第三次走到毗湿奴那里说道:“主啊,你赐给我们大善,极大而且不可言说,但是还未完全。请你使那睡眠成为永久的吧!”
毗湿奴皱了他的额,因为他们的多事,所以发怒了,回答道:“这个我不能给你们,但在河的那边,你们可以寻到现在所要的东西。”
人们依了神的话,大家走向小湖;到了岸边,他们观看对岸的情状。在那安静而且清澈、点缀着花朵的水面之后,横着死之原,湿缚的国土。那里没有日出也没有日落,没有昼也没有夜。只有白百合色的单调的光,融浸着全空间。没有一物投出阴影,因为这光到处贯彻——仿佛它充满了宇宙。这土地也并非不毛之地,凡目力所能到的地方,看见许多山谷满生美丽的大小树木;树上缠着常春藤;在岩石上垂下葡萄的枝蔓。但是岩石和树干几乎全是透明。仿佛是用密集的光所造。常春藤的叶有一种微妙清明的光辉,犹如朝霞;这很是神异、安静、清净,似乎在睡眠里做着幸福而且无间的好梦。在清明的空气中,没有一点微风,花也不动,叶也不颤。人们走向河边来,本来大声谈论着,晃了那白百合色的不动的空间,忽然静默了。过了一刻,他们低声说道:“怎样的寂静与光明呵!”
“是啊,安静与永久的睡眠……”那最困倦的人说道,“让我们去寻永久的睡眠罢。”
于是他们便走进水里去。蓝色的深水在他们面前自然分开,使过渡更为容易。留在岸上的人,忽然觉得惋惜,便叫唤他们,但没有一个人回过头来,大家都快活而且活泼地前行,被那神异的国土的奇美所牵引。大众站在生的岸上,这时看见去的人们的身体变成光明透彻,渐渐的轻了,有光辉了,仿佛与充满死之原的一般的光相合为一了。渡过以后,他们便睡在那边的花树中间,或在岩石的旁边。他们的眼睛合着,但他们的面貌是不可言说的安静而且幸福。在生之原这里,便是爱也不能给予这样的幸福。——一切留在生这一面的人,见了这情形,互相说道:“湿缚的国更甜美而且更好……”于是,他们开始渡到那边去,更加多了。老人,少年,夫妇,领着小孩的母亲,少女,都走过去,像庄严的行道一般;以后几千几百万的人,互相推挤着,过那沉默的渡口。直到后来,生之原几乎全空了。这时毗湿奴——他的职务是看守生命——记起当初是他自己将这办法告诉人们,不禁颤抖起来。也不知道怎样才好,便走到最高的梵天那里。他说道:“造物主啊,请你救助生命。你将死之国造得那样美丽、光明而且幸福,所以一切的人都舍弃了我的国土去了。”
梵天问道:“没有一个人留在你那里吗?”
“只有一个少年和一个少女,他们这样的互相恋爱,所以情愿失却那永久的安静,不肯闭了眼睛,使彼此不能相见。”
“那么你要求什么呢?”
“请你将死之国造得更不美丽、更不幸福,否则就是那一对儿的人也怕要舍我而去,在他们的爱之春天一旦过去之后。”
梵天想了一会儿,说道:“不,我不去减少死之国的美丽与幸福,但我将另造一些东西去救存生命。自此以后,人们当被规定渡到那边去,但他们将不复自愿地去做。”
他说了这话,便用黑暗织了一张厚实的幕,造了两个生物:苦痛与恐怖,命令他们将这幕挂在路口。生命又充满着生之原了,因为死之国虽然仍是那样的光明而且幸福,人们都怕这入口的路。
【赏析】
“死之国”并没有人们想象中可怕,而且还拥有“寂静与光明”,充满着“白百合色”的光。而“生之原”却满是“劳苦与悲哀”,更充满了现实的残酷和争夺。“死之国”也好,“生之原”也罢,我们应该秉承着趋利避害的心理,追求光明、追去残存的温情。
文章充满了神奇色彩,生动有趣,带给读者别样的视觉欣赏,但又富含寓意,发人深思。
现在很多人觉得自己活得一点都不快乐,郁郁寡欢。那是因为你太在乎周围人的眼光。在现实的社会里,你难免会遭遇他人挑剔的眼光,恶毒的话语,这时的你只有学会忽略别人的不善意,看淡对方的不友好,心才能沉静下来,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走自己的路,让无知的人去说吧;抛开世俗的眼光,抛开别人施与的羁绊,追求你想要的人生。只要你坚定,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你前进的步伐,你的人生之路也会更加广阔。走自己认为对的路,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