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作文网 · 教学设计
目录
位置: 主页 > 应用文 > 教学设计 >

《村居》教案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5-26 13:48:22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诗《村居》,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齐板书课题,尤其要注意“居”字的写法。谁来说说这首诗是谁写的?题目村居是什么意思?对了,这首诗写的就是高鼎爷爷住在乡村时的所见所闻。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跟随着高鼎爷爷一起去乡村看一看。

点评:适时进行写字指导,同时,引导学生充分用好教材,学习全面地捕捉相关信息,让高效课堂植根于扎扎实实的教学活动中,这是教者给我们的示范和提示。

二、授新:

1、轻声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板书:春景、读文)

第一句:2、接下来我们要深入理解古诗,和高鼎爷爷进行心灵的对话。首先来看第一句,一边默读一边用笔写出你的理解,可以是字意,可以是词意,还可以是整句诗的意思。

点评:作为教师,不只是把学生引入一个独特的境界,鼓励他们自主地尝试实践,而且时时不忘方法的指导——轻声读,及时写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做学生才能“轻负”,学习才能高效。

3、说说你的思考成果。(生汇报)

4、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可见大家都是爱动脑、爱学习的好孩子。但是老师告诉同学们,古诗很简短,用词极其精炼,往往一个字一个词却有着一字千金,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学习古诗贵在品词(板书品词),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品。比如第一句诗“草长莺飞二月天”,老师就觉得“草长”这个词特别有味道,我就是这样品的:这小草怎样长呢?(师作手势)慢慢长,越长越高,越长越多,充满活力。我就这样来读(师范读)——草长,要读出草长的活力。另外,草长还可以从颜色、数量来品。你看,这样一品,这词语就活了、动了。好,请同学们再次读读第一句诗,抓住你喜欢的词品一品,看你有哪些新的发现。

点评:在小学阶段,自学+交流应该是常见的有效做法。杨老师俯下身子,转换角色,和学生一起品读诗句,既是方法的示范,更是情感的交流。假如我就是课堂中的一员,肯定会在老师的鼓动下跃跃欲试。

5、生汇报:

①              草长:

△小草会在哪儿呢?(房前屋后、草坪、草原、山坡)到处都是小草,目不暇接,读出草的多……

△小草什么颜色呢?绿色、嫩绿嫩绿、那么鲜嫩可爱,读出草绿……

△一阵风吹来,还有青草味儿呢?闻一闻,清香扑鼻,读出草香——一起来,先闻——再读——

②莺飞:你还品出哪个词的意思?

△黄莺会在哪儿飞呢?(天上)那么高那么远,读出莺飞的高远——

△它还会在哪儿飞呢?(树林里、田野上、屋檐下、小河边)到处都有黄莺的身影,读出黄莺的多——

△黄莺会怎样飞?(边飞边唱)唱歌可好听啦!读出它的高兴—

快速的飞,急着回家看宝宝呢!读出它的飞快——

慢慢的飞,在欣赏美景呢!读出它的陶醉——

点评: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结果,对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预设,与其说是学生在交流自己的感受,不如说是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春天的美景。他们一定看到了鲜嫩而有色有味的小草,看到了可爱而有影有声的黄莺,他们也一定在尝试通过朗读来表现那种情景、来抒发自己喜爱的感情。

6、每一个词我们都读得这么有诗意,整句诗连起来该怎样读?谁来试试。

7、真美!老师也想读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看看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师范读)

师读。

8、睁开眼睛,我读得好吗?对,要学会赞美别人、欣赏别人。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诗意悟情:9、诗人能描绘出这么美的画面,可以看出他对春天有着怎样的感情?(板书悟情)

方法总结:10、会学习的孩子总是找方法。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学习过程:首先读文,了解主要内容,接着逐句品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最后悟情,看看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个三步曲就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自己看着黑板再说一遍。

点评:我们常说教学时要“授之以渔”,但具体该怎样做?杨老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引导实践——发现总结——学习提升。学习方法的教学不要总是“渗透”,响亮地提出来,也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同时要注意学段特点,做到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循环上升.

第二句:一位专家说过这么一句话,请同学们大声跟我说一遍:大多数人都愿意学习,但是不愿意复习,更不愿意练习,所以没有出息。相信同学们都不愿做这样的人。接下来请同学们练习使用这学习方法,自己学习第二句诗。

1、说说你品出了哪个词的意思?

①              醉:沉醉、陶醉。什么醉了?(杨柳)杨柳的杨字是个生字,一齐看看田字格中是怎样写的,左右结构,左边窄一些,右边宽一些,最后两撇潇洒一些,这样写就好看多了!自己在田字格中描两遍。

②杨柳为什么会醉?(醉春烟,读诗句找)春烟是什么呢?(春天河水蒸发产生的雾气)朦朦胧胧、似纱似雾,读出这种朦胧美——(春烟)

拂堤③醉了的杨柳又是什么姿态呢?(从诗句中找,拂堤杨柳)

拂堤什么意思?(轻拂着堤岸)让我们用手轻拂着自己的头发,另一只手臂什么感觉呢?(轻轻的、柔柔的、舒服)读出这种感觉来,拂堤杨柳——

诗人醉④让我们的目光再次锁定在醉上,想一想,到底是谁醉了?(诗人自己)

诗人为什么会醉呢?(景美)杨柳拂堤,春烟蒙蒙、绿草如茵、黄莺展翅,面对美景,谁人不醉,谁能不醉,何物不醉呢?让我们读出景亦醉人人亦醉的美好境界吧!大组接读醉春烟(师引)——一组、二组、三组、四组、齐读。

⑤至此,品词还未结束。让我们的思维再聚焦在“醉”,从这个“醉”上你还看出高鼎爷爷是个怎样的人?(热爱春天,赞美春天)所以说高鼎爷爷才会发现美,歌颂美,所以这些文字在他的笔下才那么美,那么有生命、有感情、有温度。

2、让我们把“醉”字再放回到诗句中,连起来读读第二句(生读)

点评: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了方法,就要给学生机会去实践,这个过程也是学习巩固、形成能力的过程。灵活的写字指导,抓住重点词去品味,学生学得充实有效。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老师抓住了一个“醉”字,引导学生展开了那么多的联想和想像,于是,学生的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扇豁然洞开的、美妙奇异的场景。看一看,想一想,读一读,学生也会沉醉其中。

3、谁来说说河边的美景。

4、杨柳醉了,诗人醉了,我们也醉了!忽然一阵欢笑声传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插图,继续运用三步曲来学习最后两句。

最后两句:1、谁能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展示给大家?(生朗读)

忙:你这样读是想告诉大家什么呢?想象一下,孩子们会忙些什么?怎么放?

△忙着找伙伴,结伴放风筝,读出着急的心情——忙趁东风放纸鸢

△一边跑一边放风筝,很多的孩子在放风筝,有的叫、有的跳、有的笑、有的唱,兴高采烈,好不热闹,读出热闹的场面——

△风筝飞上了天,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孩子们欢呼雀跃,他们放飞的不只是风筝,还是自己的快乐、理想和希望,读出这种感情——

点评: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也是学习的好方法。

2、一提到放风筝,就把老师的思绪拽到了孩提时代,一曲风筝歌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同学们想听吗?掌声在哪里呀!

总结回首:3、让我们思绪再牵回到课文中,一首诗四句话28个字,却给我们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美(板书美),充满情趣的美,那就让我们一回首,入情入境体会美!(板书美)放碟片(欣赏春景)此情此景让我们禁不住想美美的再读一遍这首诗。——

3、如果说春天是四季的开始,万物蓬勃生长,那么儿童以及我们每位同学就是人生的春天,人生的开始,未来充满了希望。可见高鼎爷爷诗中的景和人选材是多么的巧妙!让我们站起来,再读一遍这首诗,体会如诗的魅力!(师生带动作读)

点评:由自然的春天到人生的春天,由诗中的人物到现实的学生,整体朗读,整体感知,情景交融,妙趣横生。

4、二回首,好曲不厌百回唱,如诗不厌百回读,让我们二回首,熟读成诵积累美!(板书美)比一比,看谁最先背下来。

一生背。

隔壁李奶奶也吸引过来了,谁愿意背她听呀?(奶奶乐得合不拢嘴呢!)

爸爸妈妈最喜欢听自己的孩子背书了!一齐来背背,要正确流利有感情。(自己给自己鼓掌,真了不起)

点评:其实,不用刻意安排这个环节,学生的背诵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老师创设了特殊的情境,学生更愿意来展示,这样做,也照顾到了学习的不同个体。

三回首:5、春天的美,春天的醉,早已被古代的文人墨客收藏在诗词里。让我们三回首争先恐后展示美。(板书美)

老师也不甘示弱,看看我找的吧!

初读好诗如获良友,重读好诗如逢故知。把你喜欢的诗句写在课文旁边。(停下来,老师真不忍心打断同学们)

点评:适度的拓展,学生的便视野开阔了,学习成果也扩大了。

四回首6、毛主席爷爷说过,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也就是说,学以致用最重要。(今天晚上请同学四回首)让我们四回首,妙笔生花歌颂美!(明天早上我们再共赏)

结束语:7、美就在我们的眼睛里,美就在我们的心灵中。让我们变成美的使者,不断发现美、传承美、歌颂美!

村居板书

三步曲:读文      品词     悟情

长、飞醉

春景                         美美美美……

整体感觉:高效课堂要从认识开始,要从领导做起。身为主抓业务的副校长,杨赞鱼老师更知“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她凭借着深厚的语文功底和多年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通过一首小诗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做法。希望广大小学语文老师能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大胆实践,用我们各自的智慧来装点灵宝教育的春天!

相关作文

小石潭记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 观沧海教案 《前赤壁赋》优秀教案 答谢中书书优秀公开课教案 归园田居教案 桃花源记 教案 化石吟 教案

推荐热门作文

《理想的风筝》阅读答案 滴水之恩阅读答案 《再别康桥》优秀教学设计 《小毛虫》阅读答案 《人的光芒》阅读答案 季羡林《幽径悲剧》教案 化石吟 教案 窦桂梅观潮教学实录 桃花源记 教案 归园田居教案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