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简简单单的歌谣,道尽了端午这个节日。
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力主联秦抗秦、后受人迫害,最终目睹楚国灭亡后,抱石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后,百姓们向水中投掷饭团,防止鱼吃屈原的尸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个节日。
一大清早,我就被粽子那浓浓的香味唤醒了,轻手轻脚地下了楼,香味便愈发浓郁了,让人情不自禁地向厨房扑去。
奶奶从水中取出粽子,麻利地剥开粽叶,我急急忙忙地接过粽子大口吃起来。香!甜而不腻,腻而不糯的感觉在口腔里徘徊,不温不火,不急不躁地安抚着我的情绪。小心翼翼地咽下肚去,身子便立马通泰舒展开来了。粽子是不能着急地吃的,大口大口吞容易粘上米,这小东西可不好惹,即使用水擦拭过,也十分粘嘴。大家都被或多或少的黏住了,一个个三番五次的往水龙头那儿跑,我也不例外。轻轻地将粽子的四个角给啃了下来,一起咽到肚里去,接着,又小心谨慎的用牙划下一口米来。我继续吃,不过这一次舌头也干了些活儿:它在啃过的地方搜索,查看馅是否就在附近。“千万可别啃到馅啊!”,我在心中暗暗的使劲,不露声色地往前用力一咬,“正是肉馅!”我不禁欢呼起来。一想到这粽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心中的喜悦顿时被一种被庄重悲凉情绪所替代。
吃完了粽子就得挂艾了,爷爷踩在凳子上将就旧艾取下来,我仔仔细细地用艾熏遍了家中的角角落落,到处散发着艾幽苦的味道。
奶奶还在包粽子了,这正是要分给左邻右舍的。几位老太太步调一致:卷叶,填米,塞馅,撒米,包粽,裹线盆里的粽子更多了,龙舟赛也开始了,电视机里传来了一大片呼声。
家乡的端午节颇有一番韵味,粽子的浓香,艾草的清香,一一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