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是我最喜欢的二胡曲之一。聆听着那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世界名曲,我眼前常出现那心酸的一幕:阿炳头戴破礼帽,圆框墨镜,身穿黑色长袍,或边拉琴边走街穿巷卖艺,或坐在二泉池畔,如痴如醉地拉动琴弦,悠扬的琴声随着淙淙泉水流向远方┄┄
阿炳是无锡人,这无形中拉近了我与他的距离,让我情不自禁地走近他,了解他。阿炳生活在中国最动乱的年代。他原名华彦钧,从小在道观长大,身世艰苦,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吹拉弹唱,样样都精,尤擅长二胡的弹奏。但不幸中年因病致双目失明。可他并没因此沉沦,生活的贫穷,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与向往。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他瘦小的身影,拉着二胡边弹边唱,卖艺为生。每看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到恶势力的残害,阿炳总要在第二天的说唱中针贬时事,这又加剧了阿炳生活的艰辛。但他并不屈服,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下,他满怀悲愤,在二泉池畔,听着叮咚泉水,写出了不朽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他把自己的爱,自己的悲,自己的恨,全部融在了《二泉映月》那深情优美的旋律中。
相比之下,我真是自愧不已。想想我的学琴生涯,刚开始学的时候,兴致勃勃,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练琴,把老师教的全烂熟于胸,曲子弹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可一段时间过后,我就觉得学琴好无聊,老是那几个音符,那几根弦,真是枯燥极了。再去学琴就不那么认真了,上课时三心二意,回家练时更是应付了事,马马虎虎弹上几遍,就算完成任务,多弹几遍那是要附加条件的。学得这么被动,肯定是不会有进步的,气得妈妈差点要停了我的古筝课。听了《二泉映月》,了解了阿炳的身世,我惭愧极了,决心要向阿炳学习,遇到困难不逃避,勇敢地克服,决不做逃兵,半途而废。在我真心悔改后,妈妈同意我继续学琴。每天晚上8:00左右,悠扬的古筝曲就在我家如期响起,这是我家最温馨的时刻。
阿炳,你真伟大,你是我们无锡人的骄傲。我的耳旁仿佛又响起了那曲扣人心弦、不朽的乐曲《二泉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