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做新时代的“悯农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首《悯农》,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我常常会一字一句地背给妹妹听听,然后煞有介事地教育她要“懂得农民伯伯的辛苦,不能浪费食物”。我一直以为我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直到今天我看了《丰收季,带小囡一起寻找小时候稻米的味道》这个直播课,我才明白这个“辛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催芽、播种、插秧、施肥、除草、收割、脱粒、去壳、抛光、包装,等等等等,看起来平平常常的大米,要经过这十几道工序才能摆上我们的餐桌,这其中融入了农民伯伯和工人叔叔多少滴汗水啊!
我想起爷爷以前问我,“你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吗?”我回答说,“从超市买的呀!”爷爷笑了笑,又问我,“如果大米不够吃了怎么办?”我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的,“那还可以吃面粉呀。”爷爷告诉我,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因为发生自然灾害,大米面粉都不够吃,大家饿得去啃树皮,吃观音土,死了很多很多人。这是多么令人恐惧的一幅景象啊!
今天我明白了,正是农民伯伯和工人叔叔的这些汗水,保护着我们远离了这幅景象!民以食为天,原来不是一句口号,“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我也绝不能只是说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