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短篇推理小说集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中短篇小说合集 > 短篇推理小说集 >

《熔冰》全文阅读_作者:朱桐

发布时间:2023-07-20 10:08:59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引子

似乎倒没有刚才那么寒冷了。全身浸泡在冰冷刺骨的湖水中的他这么想着,努力地向着应该是湖面的方向望去,依旧是满眼的浮光。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等待死神的召唤。

镜像

这也许就是量变引发质变的明证吧,已经连续多日低温的平川终于迎来了冰雪光临。几乎一夜之间,本就单调的城市换上了明亮却更显无趣的素装,或许在这个世上只有画家才会赞同我的看法。总之,与我有同感的一定少之又少,至少在镜湖的冰层上生龙活虎的孩子一定会对我的这番评价嗤之以鼻。

抛下一同去上学的同伴们独自踏上镜湖冰面的这个小孩显然不会预计到他落下的每一脚都让他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他只是觉得此时的自己如同神一般驾临于往日深不可测的镜湖湖面上,正像驯服了野马的骑手似的向岸边呼唤他快走的同学炫耀着自己的勇气。

镜湖何以得名呢?小孩显然是在返回湖边的路上才弄懂了这个问题。不经意的一个低头,小孩看见了冰层下面的一个影子,那影子越发清晰,孩子渐渐发觉那是一张脸,倒是有趣的镜像。

“别磨蹭了,快迟到了!”岸上的孩子们颇气恼地嚷道0

“就来。”

影子更清晰了,那不是自己的影子!小孩刚才的那股傲气霎时消散干净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涌上心头,与其说是他自己不想离开,倒不如说是被吓得定在了原地。那是一个大约和他同龄的女孩的脸。小孩蹲下身去,想再看得清楚些,却没想到冰层下的那张脸开始呈现出异样的扭曲,简直就像是此时男孩那张恐惧的面容的投影。从冰层下面传来的急促的敲击声让孩子再也无法隐藏内心的惊悚,他狂叫着,发疯似的冲向了岸边。

迷离

“绑架案?”

“是,又不是。”听到林队长这个模糊的回答,申谭原先的兴趣消退了大半。

“你们连案件的性质都没有搞清楚,叫我怎么来帮忙呢?”申谭小嘬了一口杯中的绿茶,反而颇有兴致地欣赏起窗外的雪景。虽然窗户关得严严实实,但没有空调的协助,室内还是湿冷得很。申谭向林炽使了个眼色,大概是在抱怨林炽的父亲待客时都是如此抠门。

“其实各种迹象都表明这次的案件是典型的绑架,只有一点与常规的案例完全不同。”

“就是犯人到现在也没有同家属联系,话说,从失踪的胡可儿离开学校到现在,也有两天的时间了。”一脸精明相的林炽插嘴道。

“那,你们二位有什么想法么?”

“现在队里已经开始偏向于把这起案件归于人口贩卖或凶杀案,但我觉得如今一点线索都没有,不好下定论呀。至于这小子,你跟他做了四年同学,又不是不知道他那点儿能耐。调查的时候风风火火,叫他发表看法就只会支支吾吾了。”

“所以,你们把我叫来拆解这个无头案。”申谭用不客气的眼神左右打量着眼前的两位。

见两人都不愿正视自己的眼睛,申谭清楚这对父子俩已经挺不服气地默认了。他又摇了摇手里的茶杯,大大咧咧地向前探头道:“那就先说说那个失踪的孩子吧。”

“之前说过了,失踪的孩子名叫胡可儿,就读于我市某贵族小学。老师们都表示事发之前几日她没有任何异常表现,也没有任何陌生人来探访她。事发当天,她也正常地到校上课了,甚至连晚上来接她回家的都是平时负责接送的司机。”

“司机?”

“是的。她的父母你应该听说过了,一位是如今大红大紫的地产大亨胡四海,另一位也是红透半边天的青年演员——舒琳。”

“那都是过去时了。”申谭冷冷地说。

林炽则向父亲轻轻耳语道:“申谭他最仇视社会精英和成功的实业家了,整一个当代的苦沙弥。”

老林苦笑着继续道:“你说得也没错,这胡四海如今遇到寒流了。舒琳嘛,也只是个过气女星了。”

“这胡四海压榨员工可是有名的狠,每个员工的薪水、奖金他都盯得死死的。这案子可别是哪个员工为了报复他做的呢。要我说,这只能算是因果报应。”

“你这话说得太不近人情了!”听到申谭这话,连老林都有些愤然了。

“我本就是这样的人。这个案子我会管的,但只是为了那个失踪的孩子,可不是来替胡四海分忧的。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那个孩子,我早就……”

这次林炽还了申谭一个眼神,示意他说话别这么刻薄。

“好吧,随你。”老林的情绪被申谭这番过激的话搅得一团糟,不开心地继续道,“据那个叫宋冬志的司机说,他确实按照惯例将胡四海的女儿送到了他家的别墅门口,还同她道了别。”

“但是管家和保姆都表示没有见到胡可儿回来。”

“哟,还有管家和保姆呀。贵族的生活果然不是我们这些草民能够想象的。”见林氏父子俩脸色有变,申谭才连忙改口道,“这么说,最有可能的作案时机就在到家和进门的这个空档里了,那个司机有亲眼见到孩子进门么?”

“的确没有,对于这一点,司机也承认了。总之,关于那个女孩的行踪,到此处也就断了。”

“好吧,那如果要将此案定性成蓄谋杀人,你们是否已经框定出一份嫌疑人的名单了呢?”申谭停下了手上的动作,静静地盯着水杯中的液面,等待它静止下来。

“当然,但这可不是一份五六个人的名单,要说对胡四海心存不满的,那他旗下的员工可没有一个能够例外的。你要这份名单我倒是可以给你,但我想这份名单对你来说用处不会很大。不过,有一个信息或许会成为突破口。除了胡四海的女儿之外,还有一个与他有关系的人失踪了,他是胡四海投资项目工地上的工头,名字叫郭良,据说是胡四海的一个项目经理引荐的。他的工友说,他们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事发当天的晚上,当时他们一群人在工地附近的大排档里喝酒,闹到很晚才收场,具体时间已经没有一个人能够记清了,但肯定是11点以后的事了。据一个工人说,当天晚上郭良似乎心情抑郁,也没喝多少酒。”

“那么,你们没能在这么关键的一条线索上实现突破的原因就是——”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林炽和林队长几乎同时说出这句申谭已经料想到的话。

申谭放下茶杯,面色又归于往日的凝重:“其实,案件进展到今天,的确是该偏向蓄谋杀人的方向了。目前这些线索的确远远不够破案的,与其找我来帮忙,不如警方自勉,看能否再找到一些突破口。我想,只要警方能够找到失踪的两人中的一人,两桩案子就一定有解。之前我那个正在上小学的表弟曾向我提起一件事情,当时只当是玩笑,如今看来却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最近流传在小学生里的传闻你们听说过么?”

“说来听听。”林队长来了兴趣。

“说是镜湖的冰层下面出现了一个女鬼,似乎还是小孩的样子,据说还会敲打冰面呢。”

“爸,咱们还是开空调吧,忽然觉得好冷啊。”林炽不由得向父亲那边靠了靠。

“好吧,如果那冰层下的女鬼真是失踪的胡可儿,那要想解开这件案子岂不得等到冰层熔化?”

“没错。”申谭再次转头望向窗外,这一次多了几分忧郁,“镜湖的冰已经结得很厚了,想要现在破冰下去打捞一具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的尸体,风险和成本都太大了。”

与其说申谭在欣赏窗外的雪景,不如说是在盯着一台出了故障的电视机发呆。窗外的风雪唱着变调的赞美诗,勾出一幅幅变动着的无意义的画面。寒气像狡猾的狐狸从一个个极细微的缝隙中钻入室内,在三颗怦怦跳动着的心头蒙上了淡淡的霜。

冰封

时隔两日,依旧是落雪的日子,镜湖的冰似乎又厚了许多,甚至已经有些大人带着孩子到冰面上去玩。在城里闲逛的申谭不知被什么力量驱使着走到了镜湖边上,他坐在长椅上,听着冰面上传来的欢声笑语。

“哟!你好啊!”林炽打招呼的声音也不见客气。

申谭懒洋洋地瞥了他一眼:“你也有兴致到这种地方来消遣,莫不是你的老爷子信了我的鬼话,派你到这里来调查?”

林炽满面春风地在申谭旁边坐下,侧身凑向申谭:“还真让你猜中了。我老爹他当着我的面是把你那天的言行好好奚落了一番,但私下里还是让手下的那些警察们去把你所说的那个传言调查了一番。你猜怎么着,”他又重新正坐,朝着冰面上的人群望去,“真是没想到,居然很轻松地找到了那个传说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亲眼见到女鬼的孩子。那个孩子被吓得不轻,已经有好些日子处于恍惚状态了。我老爹把他们队里的小厉派去那个孩子的家里取证,只是探听到他看到的冰层下的女孩的位置离湖边并不很远,据他说,女孩当时还在拼命挣扎,似乎还活着。当小厉把胡可儿的照片拿出来给孩子看时,那个孩子又吓得尖叫起来,孩子的家长当然也很不客气地把小厉赶了出去。不管怎么说,从那个孩子的表现看来,镜湖底下的女尸恐怕真就是胡可儿了。”

“等等,你说,那个孩子看到冰层下的女孩的时候,女孩还活着!那不就是说……”申谭此时的眼神倒是有些专注了,“你们有没有查过,湖面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冰封的呢?”

“河道管理部门已经测算过了,所有河道和湖面最晚在胡可儿失踪的第二天凌晨4点就完全冰封了。”

申谭站起身来,不由打了个冷战:“可别告诉我你是到这里来跑步锻炼身体的。”

“当然是有正事儿。我觉得,如果把这镜湖看作是一个密室,必须得搞清它是一个完全封闭密室还是非完全封闭密室。所以,我才一大早来查看冰层上是否有被破坏的痕迹。”

“现在才来?”申谭示意林炽注意一下冰层上嬉闹的人们,颇带嘲讽地问道。

“我有什么办法?现在所有线索都沉在冰湖里,根本找不到一个封锁现场的由头。公安系统的那些头头可不会因为一个小混世魔王哭了鼻子就来重视这起案子,再加上女孩的家长报案那么晚,等我们发现苗头不对的时候,最佳的打捞时机已经错过了。”

“与其怪女孩的家长,不如说是警方消息不灵通、反应慢,才错过了打捞的时机吧。”

“申谭啊,我怎么发现你开始有些两面三刀了呢。今天我老爹不在这里,所以你就调转矛头,开始攻击警方的办事效率了是吧?你可别忘了,要是没有我们给你提供线索,你就是再有能耐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说真的,就是冰层被那些人破坏了又怎么样呢,如今冰已经这么厚了,除非借助工具,光靠人力可没法把冰层打透了。再说,我要找的是四天前的痕迹,把四天前的痕迹和最近刚刚产生的痕迹区分开,这点能耐我还是有的。

“你应该知道,如果四天前有人把冰层敲碎过,那么重新冻结之后,在原先碎冰的缝隙间会产生一些气泡,冰层的上表面也会显得凹凸不平。这些气泡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作用,会很清晰地显现出来,至少我在湖边的一处就找到了这些气泡。但令我困惑不解的是,我没有在那块冰层的上表面裂缝处找到向下纵深的伤痕,因此那里的冰层很可能是从下部打破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么?”

“想法?唯一的想法就是破案希望越发渺茫了。”申谭又把身子深深地埋入了长椅,“知道么?我有一种感觉,这次的案子不是人为,而是自然的杰作,换句话说,试图解谜的我们是在逆天而行。”

“怎么,这次连你也放弃了?”

“倒不是放弃,只是现在我们唯一的对策只有等啦。”

“等什么?”

“和你爸那天所说的一样,等湖里的冰完全熔化。”

“那和放弃有什么不同?”

“还是那句话,一切得靠警方自勉,我还不便给出什么看法。要我说,线索还没断,不是么?”申谭送给林炽一脸诡异的笑。

“我明白了!”林炽依然是满面春风地站起身来,道过别后,小跑着离开了。

申谭一个人坐在长椅上,用力摇头甩掉堆积了好一会儿的雪,渐渐地笑出声来。

灵感

申谭又一次坐在了他三天前曾经坐过的那张沙发上,只是这次,他是不请自来。林队长手头的案子一件接着一件,忙都忙不过来,待业在家的林炽接待了他。申谭接过林母递来的一杯热茶,拘谨地道了声谢。林炽的母亲没多过问什么,转身回房去了,看来她对申谭的印象并不好。

“关于那件案子……”申谭几乎将三天前的动作完整地复制了一遍,首先开口道。

“几乎成了僵局了,果然不等到冰层消融,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啦。”

“关于另外一个失踪的人,你爸他们有没有什么进展?”

“警方已经把这个失踪的郭良看作是最重要的嫌疑人了,但是关于他的信息,至今还没有多少进展。据他的工友表示,他在最近一两个月里一直行踪诡秘,即使在工地上也是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看上去似乎遇到了很大的困扰,心情烦闷排解不开,我们在他的住处也发现了两个原本用于贮存安眠药的空瓶,里面的药已经被取空了。”

“不会是心理压力太大,服安眠药自杀了吧。”申谭又开始摇晃起茶杯来,这句话只能当作是他开的一个小玩笑。

“胡说什么!现实可跟小说中不一样,不是你嗑一瓶药就死得了。如今市面上的这种安眠药,致死需要量是越来越高,真的想像《无人生还》中的罗杰斯夫人那样在安眠药的作用下安静地死去,两瓶安眠药是远远不够的,只怕抱着必死之心昏睡了两三天又只能无奈地面对这个令人厌烦的世界。”林炽明显没把申谭的这句话看作是玩笑。

“好吧,好吧,这倒是给我长了一番见识。”申谭对林炽的不配合感到很不满意,他一口喝干了杯中的茶,继续问道,“关于郭良的社会关系,你们查得怎么样?”

“很不巧,据说他是个不善交际的人,朋友很少,也没有多少人与他有过节,要说他与胡四海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会让他动手杀人,我们目前还没有查到。只是听工友说,工地上有一个跟他同乡的工人往日里同他走得比较近,甚至案发的那天夜里,这人也一反常态的没喝多少酒。我老爹觉得这其中肯定有阴谋,但不管怎么盘问,这个叫汤继国什么都不肯透露。”

“又是一座冰窖。”申谭数着杯底的茶叶,漫不经心地给出这样一句话。

“总之,如今各种各样的麻烦都找上门来了。那对有钱有势的夫妻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应付得了的,据说他们要找媒体来给警方施压呢。真是的,这种事情不是有钱就能快速解决的,最讨厌不了解情形的人随便插足我们的案子。”

听到这话,申谭调皮地指了指自己。

“你是例外。”林炽没好气地继续埋怨着,“还有好多案子积压着呢!又不是只有他们的那件案子最紧急,老爹他都把手头那些盗窃案子推给了我,让我去给他找线索。真是的,凭什么叫我替他们卖命!再说,一样是些莫名其妙的失窃案,说句不负责任的话,那些赃物保准都藏在那冰湖下面呢!”

“什么样的盗窃案?”申谭关切的语气和他奚落的表情怎么看都不搭调。

“护城河北段的一家游船租赁点丢了一艘小木船,是那种划桨式的,其实损失也不算太大,像那种没有多少防盗设施的地方丢条小船也是很正常的。”

“护城河北段,那不是离镜湖很近。”申谭把杯中的茶叶一一倒入茶几上的烟灰缸里,“小木船啊。”

他拿过林炽那边的水杯,毫不可惜地把林炽还没碰过的绿茶倒进手边的一个搪瓷碗里,紧接着把自己手上的空杯子倒扣在了还在起伏的液面上。一边把杯子往下按,一边慢慢向林炽绽开一丝微笑。

“原来是这样!”

阴谋

嘈杂的大排档里,一群附近工地里的民工正操着各自的家乡口音,用最肮脏的粗口怒斥着小气而有苛刻的老板。他们一边叫嚷着,一边不停地狠命地碰杯,全然没有顾及附近小区里可能已经熟睡的居民。

在本就昏暗的路灯不能照亮的角落里,有两个人影凑在一处,交谈着什么。

郭良的心情虽然忐忑,但无奈那十粒安眠药已经送进了孩子的嘴里,覆水难收,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尽管汤继国已经答应帮忙,但这个冒险的计划究竟能否顺利地实施怕是得打上一个问号。

郭良又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想到自己在几个小时前是如何潜伏在胡四海的院子里,如何将混了麻醉剂的布条罩在了胡可儿的脸上,如何背着小孩翻过围墙,如何将小孩藏在事先准备在小巷中的推车里,大大方方但提心吊胆地运回了工地。此时的他,开始有些自责,有些后悔。但面前这个老乡值得信赖的眼神让他稍感宽慰,也坚定了他的决心。

的确,若不是这该死的胡四海不近人情,甚至连一分钱也不肯预支给自己,可怜的灵儿就不会因为看不起大夫、买不起药痛苦地死去。

郭良几番在梦中看见自己的女儿在生死线上痛苦地挣扎、呼唤,但对于这样一个铁石心肠的老板来说,这样的痛苦又能称出几斤几两来呢?无论是让项目经理来求情还是亲自登门拜访,胡四海那金口一开必定是个“不”字。如今他也再见不到自己的宝贝女儿,这事就算是扯平了。

“东西都准备好了吧。”郭良小声地向汤继国征询道。

“都齐备了,船我就泊在湖边上了,至于那个桶,也放在湖边的林子里了。这么晚了,不会有人发现,就算发现了也不会在意的。”

“咱们这么搞,万一让让巡逻的警察逮到了怎么办?”

“都到这地步了,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你都给那个孩子喂了药了不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老担心这担心那的反而会露馅儿。”

可不是,药都已经喂了。虽是对不起那个孩子,但至少也没让她死得如自己的女儿一般痛苦。郭良这样暗暗地劝慰着自己,他又回想起自己给胡可儿喂药时的情形,有一时,自己竟把蜷躺在推车里的胡可儿看作了自己的女儿,裹着药片的手竟不觉一松,药片撒了一地。不知出于怎样的感情,自己居然把药片一粒粒捡起,小心地拂去上面的尘土,双手颤抖着把一片片药送进孩子嘴里。整整十粒,郭良数得清清楚楚,每塞进一粒药,自己的心就如刀绞般疼痛。甚至当往孩子口中灌水时,自己竟发出一声低沉的呜咽。

沉没

夜已深,渐渐开始落雪了,湖面上已有大块浮冰,推搡着微弱但清冷的月光,让人不免心生寒意。老树光秃秃的枝丫倒像是地狱里厉鬼伸出的刃爪,将本就萧索的夜空撕得支离破碎。冬夜,尤其是一个寒冬之夜,就是如此的凄冷、单调却神秘、恐怖。

汤继国将浮于湖边的小船拖到了岸上,倒扣在一端开口的铁皮桶上,这铁皮桶是几天前郭良问一个熟识的废品收购站老板要来的。不消说,桶里放着的,正是昏睡中的胡可儿。两人用绳子将船和桶捆在一起,那桶虽是开口向下,但有绳子挡着,桶里的孩子还掉不出来。两人合力抬起准备好的工具,慢慢向湖里走去。

陡一将脚伸进湖水中,寒意便刺进郭良的皮肉,混入了他的骨髓。郭良觉得湖面上似乎刮着一阵阵阴风,虽是阴柔细腻,但每当划过腿间,总有剥皮刨肉般的痛楚。退缩的念头一瞬间从脑际闪过,第二脚竟迟迟没有迈开。

“小心,慢点。”倒是年轻的汤继国较为激动。

“放平了,放平了!”汤继国一边这样下达着口令,一边和郭良一起向湖中心缓缓挪着步子。满心的紧张和兴奋让他几乎忘了在这样一个隆冬之夜,自己是在执行着怎样的一个搏命般的计划,是在如何与寒水、浮冰、北风、雾气这些隆冬的代表斗争。

湖水渐渐没过了他们的膝盖、大腿及至腰部,两人渐渐把船身放下,将船沿压至自己的肩部以下。首先浸入湖水中的是那个铁皮桶,继而是小船。此时湖面上只剩下了越来越多的浮冰和如同死鱼肚一般的船底。又过了一会儿,连那船底都不见了……

破冰

雪已止,风未停。三人再一次聚首于那个会客厅中,享受着多日不见的日光的沐浴,个个脸上淌着惬意,就连之前一脸严肃的林母都是微笑着将水杯递到了申谭的手上。

手头的案子终于有了结果,林队长那故作沉稳的脸上处处藏着笑意。

“呵,小申啊,汤继国他终于还是承认了。刚开始提到那安眠药的时候,他的嘴还挺硬,一提到失窃的木船,他就硬不起来了。我们料想到他不会清理船上的指纹,就骗他说等我们把船捞出来,他的鬼把戏就得露馅儿。”老林的话匣子一打开,刚刚藏着掖着的笑容就全被挤了出来。

“这么简单就中计了?那船上的指纹经过湖中暗流的冲刷怕是早就被洗净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申谭随性地回赠了一个带刺的恭维,心里对警方这种诱供的方式很是不以为然。

老林正在兴头上,自然没听出什么端倪,只把这块“鱼肉”连着骨头吞进肚里,继续追问:“我说,小申哪。你倒是说说你是怎么把这个一点儿空子都钻不了的案子给参透的,几乎只是差之毫厘了。”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说实在的,没有找到证据,我的心里也没底,就是到现在,还有很多我不清楚的事情呢。我的意思是,我们得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案子:如果犯人的本意不在于制造一起不可能杀人案的话,这个案子又会有何解呢?毕竟,我们已经把本案的主要嫌疑人确定为郭良了,我很难想象像他那样的一个普通工人能琢磨出多么复杂的不可能杀人手法。

“就本案已经呈现给我们的线索来看,我们会遇上两个主要问题:第一,犯人是如何在不从外部破坏冰层的前提下将孩子送入冰湖中的。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极简单的解答,我们可以说犯人是在湖面完全结冰之前就把孩子沉入了湖水之中。但如果那人真是这么做的话,就会引出第二个问题,也就是那个小孩的证言。

“如果孩子的证言可以相信,那么胡可儿在湖面结冰之后至少三个小时内还好端端地活着。”申谭喝了一口茶,又补充道,“在冰冷的湖水中。

“怎么样,两个条件相互矛盾,不可解吧。”申谭向两人投去挑战的目光,俨然忘记了眼前的这对父子俩对案情的把握要比自己更加清晰。

“说了一大堆不可能,还是说些可能的吧。”林队长笑着回应道。

“那我们不妨来谈谈主要嫌疑人郭良吧。从你们给我的材料可以分析出,他应该是一个沉稳干练的人。从他的心理、行为习惯这一角度来分析将胡可儿沉湖这一做法,与其说是想要制造一个精致的密室,不如说是想通过某种方法让孩子永远沉于湖底,只有这样的设定对他来说才是最安全稳妥的。更何况,还有一个我起初并没有想到的要素:镜湖结冰绝不是郭良能够预料到的,而冰层恰恰是关键,因此,本案绝不是为密室而密室,而是碰巧形成了一个密室。说到冰层这个不可控因素,我认为郭良的失踪——不,按照我的推理,更有可能是死亡——也是拜其所赐。因此,冰层在本案中非但不是郭良利用的道具,反而是一块绊脚石。”

“说得好!”林队长由衷地赞叹道,这一番道理甚至在案情明了后他也未曾发觉,如今却是被面前这个后生一语道破。

“那么,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考虑一下我之前所说,所谓新本格就是杀人后造密室一间,而在本案中,负责搭建这个密室的就是水这一自然因素。”

“所以才说查案的我们是在拆损自然的杰作,算是逆天而行吧。”林炽自言自语道。

“没错,林炽那天找到的从冰层下部进行破坏的痕迹就是先‘杀人’而后‘建密室’的明证。

“其实,这样的想法的本质就是我之前对第一个问题的简单解答,不知不觉间,我们又撞上了第二个问题,怎么办?我的建议是,Skip it!还是先就沉‘尸’湖底这一方式的结果做一评论吧。胡可儿浮了上来,被人看见,而且还活着,计划失败,甚至连之前的谋杀都失败了,彻头彻尾的失败!就这么简单。值得郭良庆幸的应该是看见胡可儿的是一个官方永远不会相信的孩子,以及本案所有的关键证据全都沉在湖底,再加上家长报案太晚,等警方介入时,冰层上下已是两个无法互通的世界了。这对于已经被折断想象的翅膀,一心只认实实在在证据的警方而言不啻于恶梦一场。所有可以揭示本案关键的线索全部消失,只会搞刑侦的警察派不上用场也是情有可原的。”说着说着,申谭的话又变了味道,好像不把这些刺一根根伸出来,就会扎到自己似的。

“以上的分析其实为解决第二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突破口,现在我们把第二个问题拆分成两步:第一,胡可儿为什么还活着?第二,胡可儿为什么在水下呆了三个多小时还活着?我的这种表述方法一定会让二位觉得我是个逻辑混乱的疯子吧。其实,仔细想一下,你们会发现第一步是第二步的前提条件。按照郭良沉稳的性格,他一定会先用某种方式杀死胡可儿,再将其尸体沉入湖中,而不是直接将胡可儿沉湖。因此,按照郭良的算计,在他执行第二段计划时,胡可儿一定已经死了,即使不死也一定没有机会再活过来。但事实恰恰与他的计划相反,为什么?这个问题是在林炽向我介绍了现代制药界的伟大进步之后,我才有了一个思路。”

申谭说这话时,林炽正摆出一副邀功似的表情看着自己的父亲。

“当今的大多数安眠药已经没有办法帮助人们安静地告别这个充满痛苦的世界了。我已经调查过在郭良那里发现的那个牌子的安眠药,区区两瓶是绝对不可能致死的,小说新闻中那些五六片致死的故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渴望解脱的人们即将失去这种于安乐中摆脱人世纷扰的‘良方’,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呢?不管怎么说,制药业如此大的进步之前我居然从来没有听说过,想必郭良这个闷头干活的工人也不会对此有所关心,那么关于胡可儿为什么没有按照郭良的预期死去的最佳解释就是郭良给她喂了达不到致死剂量的安眠药。

“至于第二步,只要我们把之前所有的分析以及一些细微的线索做一下综合,再发挥一点想象力,很快就有了答案。郭良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他认为必死无疑的胡可儿永久地沉于湖中,如果换作你我,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也许你会说,直接在小孩的腿上绑一块石头,丢到湖里就行了。但不得不考虑的是,郭良给孩子服用的是安眠药,虽然他对药力有信心,但对于当时药力有没有发挥出来他应该是没有把握的。而且即使采用这种方法,人的身体还是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孩子沉入湖中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还不可预知,像郭良这种事事求稳的人恐怕不会采用这种方法。所以,他应该会选择一种较为稳当的方法,让孩子在不受外界强烈刺激的情况下顺利沉入湖中。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尸体’不受到浮力的作用呢?我想唯一的解答就是让‘尸体’的周围没有水,而这一解答也可以解释胡可儿是怎样在湖中坚持过剩下的三个多小时的。唯一还有待解决的就是操作步骤了。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被盗窃的木船。说实话,偷一艘小木船这种闻所未闻的事情一看便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再加上被盗的租赁点与镜湖在地理位置上的关系,不得不让我将两起案件联系起来。

“那么,偷来的木船该做什么用呢?如果郭良就是想驾这艘小船去完成一个简单的抛尸动作,那他为什么不选择把孩子抛到湖中心呢,那样岂不是更不容易被发现。可是孩子浮出的位置却是离湖边不远的一处,离湖中心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令人困惑,不是么?为什么抛‘尸’在靠近湖边的一处呢?必定是因为他没有办法抛‘尸’于湖中心。为什么没有办法呢?想一想冰层为什么会有一个从下部打破的痕迹,这说明真正的抛‘尸’过程应该是在水下完成的。那么还是那个问题,如何操作?

“看看犯人偷来的船吧,为什么是一艘小木船?轻便,单侧开口。当我们把小船倒扣进水中的时候,会在船舱内存有一定量的空气,这些空气应该够郭良呼吸十几个小时。同样的道理,小孩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送进水中,当然,存放着胡可儿的‘尸体’的应该是另一个更长一点的容器,同样是一端开口,其余部分密封良好。当他选定好一个合适的位置之后,就可以把那个容器嵌入湖底,这样,容器就只有上部受到水的压力,无论是孩子还是容器都不会向上浮了。而孩子即便还未被安眠药杀死,按照郭良的剧本,她也会在睡眠中慢慢地走向死亡了。”

申谭又瞥了一眼正在静静聆听的林氏父子,见他们如此认真,也把自己的口干舌燥放在一边,继续陈述下去:

“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若采取这种方式,郭良一个人在水中绝不可能在保持船体平衡的前提下完成容器的嵌入,因此还需要一个帮手来协助他控制船体,这个人应该就是汤继国。除此之外,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两人身体的大部分都会浸泡在冰水中,这也就是他们为什么只能选择离湖边较近的一点抛‘尸’的原因了。

“由于药力不够,孩子醒了过来,之后拼命的挣扎,使那个容器松动,至此郭良的全部策划都失败了。孩子可能会游泳,努力浮了上来之后,却发现湖面已经被冰封,只有死路一条。可以说,郭良原本可能希望让孩子不那么痛苦地死去,但由于算计上的一个小失误,最终让小孩在临死前经历了极端痛苦恐怖的一幕。

“至于冰层的破口,我只有一个猜想。我觉得,两人在抛‘尸’完毕,想要回到岸上的时候,船体碰到已经形成的冰层,振动可能让其中一个人一脚踩空,造成船体倾覆,熟水性的汤继国成功从碰撞产生的破口处逃生,而不熟水性的郭良却永远沉在了湖底。

“我还在冰层被破坏的地方的附近发现了一些焚烧的痕迹,想必是他们进湖之前燃起,以便从湖里出来后可以立即暖暖身子。”

“你说得都对,只是你所有的推理都基于两点:第一,你把这个案子看作是一起杀人案,而非人口拐卖;第二,你完全采信了那个孩子的证言。对于这两点,你要是能给出个理论依据,我这把老骨头还真得甘拜下风啦。”林队长还是不肯罢休。

“怎么没有,如果是一起拐卖案件的话,犯人更有可能会盯上更加年幼的孩子,而不是胡可儿那个年龄段的。再说,拐卖是为了卖钱而不是为了勒索,他们没必要去动胡四海这种大人物的孩子,还是抓来普通人家的孩子会比较保险。至于那个小鬼的证言,我虽然很讨厌小孩,但我知道被吓坏了的小鬼所说即使再离奇,也一定是真话。

“要我说,您与其在这里质疑我的推理,不如考虑一下你们自己的处境。案子虽是了了,但公诉可不会那么轻松,毕竟您所谓的指纹怕是很难保存住了,没有有力的证据,万一汤继国他翻供,可够你们喝一壶的。”

林队长微笑不语,从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个MP4播放器,按下了播放键:

警察同志们,我原来指望能够逃过你们的抓捕,但当你们拿到这录音的时候,就说明我的期望落空了。

人的确是我郭良杀死的,我录下这段话并不是想向各位示威,只是觉得有两件事情非说不可:

一来请你们不要把我当作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我的本意不在于杀,而是想求个公平。我的女儿病死了,不是什么绝症,只要有钱去看病吃药,一定还会好起来的。我不敢向工友们借钱,他们那点儿收入也只够他们勉强过日子。我也不敢向项目经理借钱,因为向他借的实在太多。我只想向胡四海他预支一点工资,这种事情也只有找他才能办成。只是预支,总有一天会还的,(此处语速加快,明显是情绪激动了)就这点请求他也不肯答应,他也是做爹的,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我的苦衷!我去找他谈了三次,每次都在门外领他一个“不”字。我的孩子终归是病死了,但每次想到胡四海的孩子养尊处优地活着,而我的女儿却那么痛苦地死去,我的心里就实在难以平衡。

我本可以随便用个法子杀了胡四海的女儿,但我终究下不了决心去折磨一个与我无怨无仇的孩子。所以我就想到了用安眠药这个方法,说来也没太对不住那个小孩。我只希望这件事能给胡四海他上一课。

二来,汤继国他只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他只是帮我运了尸体,人并不是他杀的,希望你们别为难他。我已经跟他商定好了,如果他被逮住而你们迟迟不肯放他,就让他把这录音交出来,也好让他减轻罪责。我是一个准备好去死的人,也许你们拿到录音的时候,早就在胡四海的家门口找到我的尸首了。

还有一件事,这个录音器是我从一个学生的口袋里摸出来的,我一路跟着他找到了他家,现在把地址告诉你们,希望你们能帮我归还。

地址是:北街旧区28幢302室,谢谢你们。小孩的尸体就在镜湖的湖底,麻烦你们在孩子下葬之后替我说声对不起。

很抱歉给大家添了这么多麻烦。

林队长按下了停止键,微笑道:“你看这个证据分量如何?”

“可以采纳。只是看来郭良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精明,不但算天不灵,测人也不准。那胡四海岂是经此一事就改得了本性,只怕伤感两三个月又得钻到钱串子里去。”

“这倒是让你说中了,案子查清之后,胡四海追得倒不那么急了。我原来还以为他会让他所有的工程队停工去镜湖那儿破冰呢。看来对他来说,还是效益比较重要,营救沉在湖里的孩子反倒不那么紧急。”林炽也来了兴致,对胡四海大加嘲讽了一番。

“真不知道这镜湖的冰什么时候会化呀。”林队长意味深长地感慨道。

“人心不回暖,坚冰难消融。”申谭的这番回答,不知道是解了林队长的真意还是自我引申的发挥。

真相

所有的操作都已经完成,冰冷的湖水已让两人全身感到过电般的刺痛。最后看了一眼插入湖底淤泥中的铁皮桶,郭良下达了折返的命令。回程步步艰难,是求生的本能让两人踏出痛苦的每一步。

突然间,行动受到了阻碍,是船底碰到了什么东西。两人艰难地维持住了船体的平衡。

“不会是上面全冻住了吧!”汤继国惊恐地喊道。

迟疑片刻,郭良一边命令道:“把稳了!”一边迅疾地把头埋入湖水中,离开了稍显安全些的船舱。莫不是女儿在唤他,这是郭良的第一个想法,不行,汤继国还没出去,不能让他死在这里。他竭尽全力向上浮去,用力敲破了已被撞松的冰层,目送着小船从自己用力击出的口子离去。

似乎倒没有刚才那么寒冷了。全身浸泡在冰冷刺骨的湖水中的郭良这么想着,努力地向着应该是湖面的方向望去,依旧是满眼的浮光。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等待死神的召唤。这和自己的剧本有所不同,但谁在乎呢?是女儿在呼唤他,他只想快些去另一个世界陪伴自己的女儿。

侥幸逃脱的汤继国一出水面,立即抛下小船,仓惶地爬到火堆旁边,几乎把自己快要冻结的肢体全部投入火堆中。待重新聚起神来,他才发觉老大哥还没有上来。不清楚时间的他不敢贸然把小船送回原处,只能把小船从尚未完全封口的地方用力推入了水下。他又四处张望了一下,希望寻见郭良的影子,但这只能是徒劳了。

熔冰

气温终于开始回升,湖边已经立起了禁止踏冰的标牌。警方已经决定破冰打捞,这项工程进行了三天,相继打捞出了那艘失窃的小船以及两具尸体,一个是面容安详的成年男子,一个是满脸痛苦的女童,那个神奇的铁皮桶却怎么都找不到了。至于胡四海的态度,这里不想再做令人生厌的描述。冰层的彻底消融已经指日可待,但谁又能保证下一个冰期不会更冷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短篇推理小说集 ·科幻小说 ·经典美文 ·儿童短篇小说 ·佐野洋短篇小说 ·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 ·蓝玛短篇小说 ·王安忆短篇小说 ·潘海天短篇小说 ·王蒙短篇小说集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