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杨家将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古典小说 > 杨家将 >

四十 黑松林杨景雪恨

发布时间:2023-08-29 14:19:52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老贼潘仁美逃出京城,被六郎追到黑松林。他满以为能得活命,没想到杨排风从树林里出来,拦住他的去路。老贼当时就傻了:前有杨排风拦路,后有杨六郎追赶,腹背受敌,如何是好?

杨排风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昨天她在院里抱柴禾,正要给太君烧水,寇准的书童寇安来到天波府找排风:“老爷说,今晚要抓潘仁美,叫你们派人在城外东西南北各个路口把守着,千万别叫老贼跑了。还说,尤其要留神黑松林。如果这回再让他跑掉,我们老爷就不管了。”寇安走后,杨排风告诉八姐延琪和九妹延瑛,马上带家丁,出城去堵截潘洪。就这样,从京城通往各处的咽喉要道,都有杨家人看着。

杨排风带四个家丁刚埋伏在黑松林,真巧,潘仁美爷几个跑来了,被她堵住。潘昭、潘祥一看,不拼不行了,举刀奔杨排风砍过来。排风用烟火棍接架相还,三人打在一起。敏希木刚要跑,杨府四个家了上来,把他围住。潘仁美想逃,六郎赶到,挥槍拦住他:“老贼!你死我父、害死我弟,今天我要替亲人报仇!”潘仁美摘下大刀:“杨六郎!刚才你连伤我两个儿子的命,又来赶尽杀绝。你敢动我?看刀!”挥舞大刀搂头就劈。别看潘仁美会两下子,可他和六郎怎么相比?六郎使了个海底捞月,用槍一崩,“悠——”刀飞了。潘仁美刚要夺路逃走,六郎勒马往前一冲,千仇万恨凝在抢上,一抖腕子,“喋”一槍,结果了老贼的命。在这同时,潘昭、潘祥、敏希木也全被打死。六郎说:“排风,你带人回府!”“郡马,你呢?”“我上金殿请罪。”“我杀的潘昭、潘祥,我也去。”“你去干什么?回去告诉我,大仇报了。”“哎!”排风对家丁说:“快走,给太君送信去。”

六郎进城时,天光已亮,见潘府门前的御林军早撤了。寇准出主意叫搜府是假,实则是为了把潘仁美吓跑,好叫六郎杀了他。等到寇准得知六郎已盯住潘洪,就叫呼延丕显收兵,他自己也回府歇息去了。

杨六郎绕过潘府,直奔午朝门。这时,天子升殿,文武上朝参王拜驾已毕,杨六郎到金殿跪下磕头:“臣请罪!”天子赵光义不明白怎么回事:“杨卿,你有何罪?”“万岁,臣为替父亲和七弟报仇,杀了潘仁美、潘龙、潘虎、潘昭、潘祥,前来请罪。”皇上听完,先是脑袋“嗡”一下子,又一想:不能吧,太师出朝三天了。“杨卿,你胡说些什么?太师已充军发配出京了。”“太师欺骗圣上,未去温州,他躲在府中,叫我杀死在黑松林了。”太宗不信,派人一看,果然不假,还多了一具敏希木的体。

这时,老潘家也派人到金殿报丧。赵光义这下可火了。心想:为救老丈人,我费多大心血?今天倒叫你杀了。潘美人能答应吗?“杨景,你胆子太大了。太师已经免去死罪,你敢抗旨不遵?杀死潘家好几口,你这是要反呀。来人,把杨景推出午门以外,不用等午时三刻,现在就杀!”寇准看着八王,八王这才知道六郎杀人的事。赵德芳见皇上气得那个样,一时不知该怎么好了。寇准一看八王不吱声,他抢着说话了:“万岁,刀下留人!”皇上正拟旨意,听寇准奏本,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寇准呀,这准又是你的主意。你敢替他保本,我就抓个茬儿宰你。“寇准,你是不是给杨景讲情?”“万岁,我不是来讲情,六郎该死,不过,杀他倒便宜他了,应该千刀万刷!”皇上一听:这还差不多,寇准也会顺着我说话了。八王在旁边这个气呀:你还火上添油呢!皇上说:“寇准,你有什么话说?”“我说您对六郎处置得太轻了,应该剥皮刺眼!”“哪有那个罪呀!”“谁让他杀了国丈和国舅?”皇上一听,不是味儿:“寇准,你把话说明白。是因为杀我皇亲,我才斩他吗?”“咋不是?”“杨景目无国法王章,随便杀人,别说杀死太师、国舅,就是杀死庶民百姓,也应该处斩!”“不对,杀老百姓他就没罪了。”“你的意思是说朕不公平、向着国丈?”“万岁,六郎为人谁不知道?老实忠厚,忠心报国。这么好的人,为什么非要杀潘仁美呢?”“为给他七弟报仇呗!因为杀死七郎,我已罚潘洪充军发配。罚了不打,打了不罚。既已充军发配,就不该追杀。”“太师应该什么时候出京?”“三天前。”“为什么潘仁美死在黑松林?”“朕不知。”“您叫他充军发配,他不走,这算不算他抗旨不遵、欺君罔上?”皇上一想:也对!“寇准,潘仁美没走,你怎么知道?”“潘仁美在死囚牢花钱买了五个犯人,替他充军发配。回府后他又勾通北国,有意造反。耶律文、敏希木两个细奉大辽国肖太后之命,叫他们找潘仁美策划合兵取边关、攻泞梁,还赠给太师两匹好马。这还不算,太师又派耶律文到我天官府行刺。要不是杨排风搭救,我早死了。因耶律文被获遭擒,没回府,潘仁美明知此事已露马脚,才带他儿子畏罪潜逃,意欲投奔北国。多亏六郎在黑松林劫杀了老贼,大宋黎民百姓才少受一场刀兵之苦。依臣之见,杨六郎不但没罪,还有功呢!”

这番话,把皇上、八王、文武群臣都说愣了:寇天宫,舌箭唇槍,真厉害呀!皇上赵光义说:“你说潘仁美勾串北国,有何为证?”“这有供词,是耶律文写的。”说完,从袖筒中拿出供词,递给皇上。皇上看完还不信,派人把耶律文带上金殿。龙楼御审,和寇准说的一模一样。又叫耶律文到黑松林认敏希木的体,证明潘仁美确实勾串北因。还找大管家刘霸对证了买死囚犯、替太师充军的事。赃证俱在,不容抵赖,皇上才没词了。寇准说:“万岁,杨六郎杀不得。他立下了大功,为国除了、为民除了害。”八王也说:“万岁,上次饶了潘洪,便宜他了。这回他又投敌叛国,死有余辜!”这时,佘太君也赶到金殿。皇上一看,杀不成了:文武百官都向着杨家,杨家有理呀!我若一意孤行,违背民意,冷了文武百宫的心可了不得。潘仁美已经死了,杀了六郎他也活不了!急忙传旨:“把六郎推上来!”六郎跪在金殿,太宗说:“杨景,你杀了潘仁美,有情可原,不该把潘龙、潘虎、潘昭、潘祥都杀了。朕若叫你抵偿对命,又对不起死去的老令公。我将你充军发配温州,去服苦役,十年役满,方可回京,立即动身吧!”“谢主龙恩。”六郎满意了:只要报了仇,死我都认可,八王不乐意:我妹丈服苦役十年,我御妹怎么办?有心保本,不行,好几条人命呢!先去吧,等过三过五再说。

六郎下金殿,换上罪衣罪裙,由两名解差就要押送出京。太君对解差说:“求你二位拐个弯,从天波府门前走,我好给六郎带点银子和衣服。”“行,行。”太君先行一步回府去了。

六郎来到杨府门前,柴郡主领儿子宗保、宗勉早已等候着了。柴郡主哭得跟泪人一样:“郡马,此去温州,山高路远,须当心冷暖,饮食起居,要多多保重啊!”柴郡主一席话,说的六郎心酸了:“郡主,我自会料理自己,请你放心。只是老桑榆晚景、风烛残年,我又远离故里,凡事你多分神,替我在母亲面前多尽孝。”又嘱咐八姐、九妹一席衷肠话,带上东西含泪出京。

杨六郎充军发配刚走没几天,边关的岑林、柴干回京禀报,说北国发兵,进犯中原,请速派援军,不然,恐怕边关难保。皇上问何人带兵前往?没人吱声。一连多少天也派不出人去。皇上正犯愁,这时,太君上殿启奏:“万岁,有人送信,说我六儿充军发配,一路上水土不服,全身长疮,危在旦夕。求圣上开恩,叫我儿回京养病,病好之后再去服役。”太宗心想:刚走就要回来,这是找理由啊,哪里是病?那可不行。就这样,西宫还天天哭呢!“太君,可叫六郎在当地找好先生调治。路途遥远,何必回京呢?”太君含泪下殿,正碰上散朝的文武官员,纷纷议论:边关军情紧急,朝中无人挂帅出征。若有六郎,何惧他北国兴兵呀!太君听了,心中一怔,急忙回府去了。

过了半个多月,老太君又哭上金殿:“万岁,刚才来人报信,说六郎病死了。他是罪人,不知可不可以把他灵枢运回京城?万岁,老臣就这一个儿子了,望您开恩。”接着,柴郡主也哭上金殿。皇上有点后悔了,心想:早知道有今天,当初叫他回来养病多好呢!“好吧,人死不追究罪过,可叫他的灵枢回京。”说罢,太君和柴郡主回府打发人去运灵枢去了。

过了三天,六郎灵枢还没运回来,城外却烽火连天,战事向东京进。大辽国韩昌的兵马,已打进中原。领兵带队的,乃是韩昌手下的先锋宫,此人叫马涂温。他带领十万大兵,长入,直捣东京汴梁。这都怪朝廷,当初边关告急,没发救兵。结果,边关失守,辽兵入境,其他关口守将,望影而逃。辽国的先锋宫马涂温贪功心胜,没等韩昌的大队人马来到,倒先杀了进来,直到离城十里了,才安营扎寨。

再看京城管辖的黎民百姓可遭罪了,辽兵辽将夜入民宅、连抢带夺,众百姓走死逃亡。三天后,马涂温讨敌要阵,吓坏了宋皇帝赵光义,忙叫镇京大帅派兵出马临敌。结果,只一天工夫,马涂温就打败宋朝的十员大将。老王爷呼延赞出马,被打得抱鞍吐血,高琼高君保要出马,太宗舍不得,因为是他的御外甥;长胜王石延超,上去只三个回合,兵刃就叫马涂温给磕飞了,败进城池。军中其他偏将、副将不敢出去。宋兵无奈,只好将免战牌高悬。仅三天工夫,免战牌就挂了六道。马涂温天天骂阵,辽兵站着骂、倒着骂、坐着骂,骂急了,就朝着城上宋兵乱射雕翎,可把太宗吓坏了。

三天来,赵光义没回后宫,在金殿商量退兵之计。太宗看见寇准,心里话:杀潘仁美时,你有的是话说,现在怎么哑巴了?“寇天宫!”“万岁。”“兵临城下、将至壤边,怎么才能退兵呢?”皇上这是难为他,哪知寇准不慌不忙:“为臣早有良策,就怕万岁不听。”“你有法退兵,早该说话呀,朕一定言听计从。”“为臣早就说过,杨六郎是大宋栋梁之材,眼前若有杨郡马,何愁无人退兵?”赵光义把脸一沉:“杨六郎故去了,还说这些干什么?”“六郎故去了,可杨府老太君还在,寡妇太太都在,可叫她们出马临敌。别看她们是女将,要论打仗,男子也不如她们。杨家女将出兵,准能得胜。”“六郎刚死,怕女将不肯出征。”“万岁,您可来个礼贤下士,亲自到杨府去求太君,一定能行。”皇上无奈,只好说:“你得和朕一块去。”“我情愿保驾。”就这样,皇上带几个大臣,和寇准一同奔天波杨府。

皇上一出朝,太监往杨府传旨。杨府张灯结彩,门前净水泼街,八姐、九妹搀着老太君亲自接驾。进了府,到银安殿坐下,老太君参拜己毕,献上香茶。太宗说:“朕来看看老卿你。郡马病故,怕你思儿过度,有伤贵体。”“我也想开了,七个都没了,还差这一个吗?”“老卿得心宽呀!”“不心宽咋办?扔下一帮寡妇儿媳,无着无落呀!要没她们,老身早死了。”说着,泪如雨下。

太君这么一哭,皇上傻了,心想:人家府里闹成这个样子,我还叫人家出马临敌,怎么说出口呀?他用眼睛瞪寇准,寇准急忙答言:“太君,城外炮响,您听见没有?”“我耳聋,没听见。”“韩昌手下先锋官马涂温,带十万兵打到京城来了,我们城中大将全败在他的手下。如今,马涂温在外边骂阵,骂别人我不生气,他口口声声偏骂杨郡马。他说,‘六郎怎么不出来?怕死呀!我专会杨家将来了。听说杨家一口刀八杆槍厉害,女将武艺高强,怎么不出来呀'?”“我六儿若活着,岂容这些番将逞能?可惜孩子没了。”“老人家,六郎没了,这些女将杀法挠勇,也不含糊。是不是叫她们出阵,教训教训马涂温?”佘太君把脸一沉:“她们是女人。现在都是寡妇,打起仗来,多有不便。”皇上一听,心话:好呀,寇准,吃卷饼了?看你怎么办?寇准打了个唉声:“唉!大宋朝没人了,万岁,拿降书顺表吧!”

寇准话音刚落,就听银安殿门口有人说话:“饭桶年年有,没有今年多。连小小个辽国先锋都打不过,死了得啦。”说话人嗓门挺大,皇上听了,抬头一看:门口站着一个丫环,头上梳着大抓笈,末根扎红头绳,红袄、红裤,大脚片皮肤微黑,一口白牙,手擎一根茶杯口粗的烟火大棍。皇上不认识:“说话的是谁?”太君说:“她是个疯子,烧火的丫环杨排风。”寇准高兴了,知道排风有能耐,忙招手叫她进屋:“我说排风呀,我是饭桶,你能行吗?”“怎么不行?只要老太君发话,我出去准把马涂温揍死。”“这可太好了。老太君,就叫她退兵吧!”太君这个气呀!怪杨排风多嘴多舌,可当着皇上面又不好说,只好忍着气:“你要能退兵,就去吧!”皇上说:“排风,你要能出城退兵,朕一定重重加封。”“哟,我可不当官,就乐意当烧火丫头,伺候我们。”这时,寇准指着太君,暗暗给排风使眼色:“你一人出城退兵,行吗?”排风明白了,忙说:“我一个人可不敢去。”“怕什么?”“见生人我害怕。我们老太君要挂帅,我才敢去。”太君一听,这个气呀:你去拉着我干什么?皇上说:“老卿,既然排风说了,你就挂帅吧!你年高体弱,可不出马临敌,给杨排风站脚助威就行了。太君,大敌当前,国事为重,朕一定感恩报德。”寇准在一旁添油加醋:“万岁,放心吧,白费太君深明大义,哪能不挂帅退敌呢?”佘太君一看皇上和寇准净说好话,情面难却,推辞不过:“好吧,试试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相关推荐

一百 天门阵大破辽兵 九十九 辨真伪金童投宋 九十八 王兰英奋勇闯阵 九十七 西岐王前敌助阵 九十六 穆桂英西岐求贤 九十五 黄凤仙劫母入阵 九十四 五台山智请延德 九十三 战姜德收飞刀 九十二 苗秀英助将盗药

推荐阅读

·聊斋志异文白对照 ·太平广记 ·三侠五义 ·七侠五义 ·白眉大侠 ·小五义 ·续小五义 ·大八义 ·小八义 ·绿牡丹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