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杨家将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古典小说 > 杨家将 >

六十二 贩牤牛六郎被困

发布时间:2023-08-29 14:19:51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王强搜杨府找六郎,误闯到柴郡主院子,挨了一顿暴打。别看他有一身武艺,但在这些女将面前不敢使。若和女将抓挠在一块儿可没理呀!因此,吓得他和怀忠连滚带爬,跑出天波杨府。

再看女将,她们一个个二目圆睁,在后边紧迫不放。张金定一眼瞥见寇准在大门前笑咪咪地站着,连忙高喊:“寇大人您给我们作主哇!”寇准一看此情,暗自高兴,捂嘴直乐。因为是他叫书童寇安给杨家报信。巧了,这信正好告诉了大郎之妻张金寇。张金定不知道这个任炳就是杨六郎,光知道王强来了没安好心。她背着老太君,把八姐、九妹找来,一商量,正好借机教训教训他。八姐、九妹也没敢把这事告诉老,怕老太君不让,便偷偷对杨景说:“任大哥,兵部司马王强把你当六哥,一会儿就来搜府。你在跨院呆着,把王强引进来,我们今天要教训教训他。”六郎一听要教训王强,同意了。六郎在竹林边上一站,故意叫王强看个后影。王强一喊,六郎磨头就奔后边。王强往后边追去,到了郡主的院子里,挨了顿暴打。

寇准一听张金定喊他,忙装作惊慌:“大夫人,消消气,为什么要打王司马?”“天官大人,你是明白人,给评评理。到底为了何事?”“六弟活着时,交了个朋友叫任炳,送灵进京。他长得和六弟一个模样,王强硬说是杨景。其实他在云南亲自监杀了六弟,他这是故意装糊涂。今天他以抓六弟为名,跑到我六弟妹院里了。此事若被传出去,好说不好听。揍他是轻的,非得抓住把他嘴打歪。”“算了吧,看在王大人和六郎磕头的份上,拉倒吧!”说完,寇准追上王强,问:“抓住杨景没有?”王强一咧嘴:“光看见,没抓着。是我走错了门,误入了柴郡主院子。”“原来就因这事?你不能叫他们白打呀!这还了得,告她们去。”“那你得给我作证。”“那就不用说了。”

两人到宫中来找皇上,皇上正在养心宫喝茶呢。王强急忙跪倒,哭诉前情:“万岁!杨景没死,又诈死埋名,现在杨府。我因为抓杨景,挨了杨门女将的棍棒。看老臣这脸伤痕,请万岁作主。”皇上一看,王强被打得鼻青脸肿,忙问寇准:“寇卿,你可知王大人为何挨打?”“他走进了柴郡主的院子,人家说他找便宜,就叫人家给揍了。”皇上想:挨得不冤!谁让你到寡妇院了?“寇卿,你可见着六郎杨景了?”“王大人说他见着了。我问过大夫人,说那人是杨景盟弟任堂惠,外号叫假六郎。”皇上一听,明白了:“王大人,没真凭实据为妄告不实。下去吧!”王强埋怨寇准说:“你怎么不和我往一块儿说呢?”“王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咱俩都闹错了,把任炳当成了六郎。不能再错下去呀,杨家也不是好惹的!”王强知道上了寇准的当,真是有苦难言。

王强带兵搜杨府,佘太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一打听八姐、九妹,才知道王强是为搜查杨六郎,被晚辈们把他打跑了。太君暗想:六儿若老在府内,早晚会被人发现,这是祸根。再者说,任炳替死,我得叫六郎去照顾人家的家眷,好以恩报德。她原想把此事告诉众家夫人,但,一来怕走漏风声,二来又怕郡主不愿让杨景出走。到那时,哭哭啼啼,会招来更大麻烦。想到此,老太君忙上了无佞楼,把手下仆人全打发出去,只叫八姐、九妹呆在身边:“快把你任大哥叫来。”一会儿,杨六郎来到楼上。六郎还装任炳呢:“盟,侄儿给您磕头了。”太君来气了,心说:这屋就我们儿几个,还跟我装。太君没吱声,起龙头拐杖,奔六郎肩头“啪!”就是一拐杖。太君是武将,别看上年纪了,体格好,力量挺大。一杖打在肩上,六郎疼痛难耐,一着急,忘了装任炳啦:“呀,您为什么打孩儿?”太君说:“你怎么不哎呀了?”“叫打忘了。”“奴才,你到底是谁?”“我是您的六儿。”“啊?!”八姐、九妹在旁边大吃一惊:“我们怎么没认出来呢?”太君说:“我早就知道了。给他梳头时,就看见了他的红发。那么说,死的是你任贤弟?”“正是。”“奴才,你真大胆!你畏刀避剑,叫任炳替死。你为什么这么办?就不怕落个骂名千载?还不给我从实招来!”六郎不敢怠慢,就把任炳报恩替死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太君说:“这么说来,任炳为报咱杨家恩德,替你挨刀,是你的救命恩人。可是,他家也有娇妻幼子,你当怎么办呢?”“他家的日子理应由我照料。只是我这趟好不容易回家,想在这儿多呆几日。”“奴才!任炳为你把命都搭上了,你还贪恋家乡和妻子,能对得起任炳吗?再说,王强对你生疑。今日搜查,虽无所获,只怕也不会轻易罢休。你速离开这是非之地,回云南,好好照顾自民,和任炳家中一切,永不许你回京。”“儿遵母命。”“八姐、九妹,你哥哥的事,只许你们知道,连你六嫂子都不许告诉。一旦走漏风声,你六哥死活事小,对不起任炳。”“,我们知道了。六哥,你可多保重呀!”“去,给你哥哥准备路费川资。”姐妹俩把自己攒的钱拿出来了,又把楼上摆的珠宝玉器装了一匣。这些东西比金银值钱,叫他到云南好瞻养任炳家口。

太君到银安殿,叫过董齐、宋亮,当着六郎的面说:“三位贤侄,你们一路上护送郡主,辛苦了。本应该留你们多住三天两日。只因我杨府之内全是女将,诸多不便。每人赠你们纹银三百两,回家去吧!”又给当兵的每人二十两银子,一同回云南。

就这样,哥儿三个带兵卒回到了云南,先见小梁王。小梁王又赏了他们每人一百两银子,给董齐、宋亮一个月假,回家休息。杨六郎傻了:我得回任家庄看弟妹白氏。白氏不知道我兄弟死了,拿我当他丈夫,叫我当大哥的该说个什么?他左思右想没主意。无奈,六郎先到城里任炳的两处买卖店里看了看,然后给白氏买了许多首饰、绸缎、布匹等物,还有吃的,整整装了一车,叫柜上伙计送回家去。“就说我由京城回来了。因柜上太忙,先不能回家,过两天再回去。”伙计把东西送到任家庄,带回白氏口信:“任员外,夫人见东西挺高兴,就盼您早点回去呢!”六郎点头,心里为难。心想:能老不回去吗?时间长了,白氏必然起疑。我得走!找什么借口走呢?有了,我任贤弟是牲口贩子出身,常到外边买马。我如也以贩牲口为名,远离家乡。这样,白氏也不会生疑。主意拿好了,找来董齐、宋亮,说晚任炳替死的真情后说:“兄弟,我在这里,多有不便,要到口外贩马。只是家中扔下白氏,我难以放心。望你们常去看看,缺什么少什么给她买,花钱多少我回来给。二人听了,感慨万端,点头答应。

次日早晨,六郎回任家庄见白氏。白氏以为丈夫回来了,高兴得忙迎出来:“将军走这么长时间了,回来怎么不先回家?”六郎假装应酬:“我看看买卖。六哥一死,我的心也散了,在家呆不住。我想去口外买牲口,挣点钱。你乐意不?”白氏是大贤人,对丈夫百依百顺。有心留他,又不好意思,只好点头答应:“你可早些归来,免得我惦念。”又问:此去要带多少钱?我给你准备。”六郎说:“不用从家里拿了。在京城,老太君给拿了银子,还有几颗珍珠、几块玉石,够用的了。”

六郎把盔甲、马匹、兵刃带在身边,辞别白氏,奔雁门关。一路上见了名胜古迹,就观看一番,碰上武术大师、高僧高道,就在一起盘桓几天。早晚还看看兵书,练练槍法。虽然他只为消磨时光,但无形中能为大见长进。

这日来到雁门关。因边关丢失,眼下,雁门关已落在大辽国手里了。六郎只好来到代州。他走进李家店,掌柜的拿六郎当任炳了,忙近前招呼:“这不是任老客吗?头六、七年我还帮你买过马呢!”六郎想:这准是任贤弟的朋友。“啊……记不清了。请问,您贵姓?”“真是贵人多忘事呀!我叫李有财,是这里掌柜的。您又买马来了?”“对呀。”“这回可不行了。自己买一匹骑着还行,买多了过不了关。”六郎一怔,问:“那为什么?”眼下大辽和中原打仗,大辽训练马队还不够用呢,一匹也不叫过关。”“那我不是白来了吗?”“空手回去赔账呀!干吗非贩马呢?干脆买牛吧!南方种地用牛不?”“用。”“这边牛便宜,买回去杀了卖肉也上算。”“好吧,不空手回去就行。我在本地不熟,你替我买吧,事成有重谢。”

李有财出去两天,把牛买来了。买了一沟牛,共五百三十头。不是键牛,就是壮牛。六郎说:“一个母牛没有,买这么多在牛有啥用?”“任老客,母牛人家不卖,留着出,下犊。你是卖肉,什么牛不行?况且,价钱便宜呀。”“行!”六郎答应了。李有财又对六郎说:“任老客,你看这五百多头牛,没人喂、没人放可不行呀!依我看,你就雇咱店里的伙计吧。二十多人都给你赶老牛,我们也借机会到中原的南方看看。不过,吃喝您得供着,多少给点零花钱。怎么样?”六郎说:“那是自然。你店里伙计每月拿多少钱,我给多少钱,先给半年的。给你双份工钱,由你代管这些伙计。”李有财乐坏了。

六郎卖了两颗珍珠,开销了一切,就准备起身。

这一沟牛里,有一条头前带道的头牛,叫大老黑。这条大牤牛,个头比别的牛高大,黑色的油亮,长的龙门角,两椅角往里长,拧在一块儿了。无论上哪儿去,它都走在最前头。有什么好草,它要吃,别的牛不敢上前。五百多头牛要走散了,用人圈可费劲了。只要这头牛“牟”一叫唤,所有的牛听见就得往回跑,赶牛的看住头牛就好办。李有财是六郎的好帮手,对杨景说:“任老客,快走吧!两国交兵了,别把我们隔住,听说大辽国又占了几个关城。”“好,走吧。”杨六郎带着李有财,赶着一群牛登程,出代州、奔遂州。

这日来到遂州,在城西北角有家会友店,叫李有财打店。“掌柜的,请出来!”掌柜的四十多岁,挺和气:“客爷住店?”“啊。院子大不大?”“大呀!咱店是大车店,有个十辆八辆大车也全能装下。”“我们有五百多头牛,放在院子里,能不能装下?”“行呀!前院装不下,还有后院呢。”“店房我们全包下了,房子空着也给钱,住两天我们就走。”“好吧!”“掌柜的贵姓?”“我叫张有财。”“好哇!咱俩同名不同姓,我叫李有财,也是开店的。任老客雇我们赶牛,才离开家。张掌柜的,到这儿多照顾点。”“没说的,住下吧。”房子全倒出来了,让给六郎他们住下。

遂州是中原管辖地,六郎想在这住两宿,好好休息一下,准备第三天天亮就起身。哪知道,刚睡到半夜,就听街上人喊马嘶。六郎不放心,派人一打听,说:“前敌打了败仗,受伤军卒送进遂州,要开仗了。”等天亮,杨景派人再打听,探事伙计回来报信说:“现时四门紧闭,咱走不了啦!”从此,天天见有败兵进遂州,当兵的越来越多。就这样,连困三天,店家着急了,找六郎说:“任老客,城门一关,粮食草料运不进来,您这五百多头牛得饿死呀!”“每天少给点。”又过两天,草料全没了,买也买不着。李有财、张有财都着急,六郎也愁了:没草料,牛得饿死!

这一天,杨景在店房门口闲站,只听街上十三棒铜锣开道。他回头问身边的张有财产掌柜的:“这是哪儿的官员?”“遂州知州。”“不对呀!十三棒铜锣开道,最小是个王爷。知州哪能用十三棒呢?”“客爷,您真是个行家。咱们知州原来在京城就是王爷。”“这是怎么回事呢?”“您叫我从头说?从尾说?还是当中间插一杠子呢?”“从头说吧!”“这个事都怪兵部司马王强。想当初,王强奏本当今万岁,说杨六郎在云南造反,皇上叫他去云南追杀杨景。老贼王强把人头解到京城,让皇上金殿验人头。双王呼延丕显昕说杨郡马被杀,气得披麻带孝,哭上金殿,骂皇上、哭郡马。天子生气要杀他,多亏寇天官讲惰,将双王以大贬小,调出京都,任遂州知州,所以,我们这个知州十三棒锣开道。”六郎听了,喜出望外,心想:呼延贤弟原来在此,我得看看他去。“掌柜的,咱这牛饿不死了。你跟我走,找知州大人借草料去。”“你认识他?”“他是我的好朋友。”张有财不信,说:“任老客净说大话,你有那么个好朋友就不用卖牛了,当个看门的也阔起来了。”“跟我走吧!”说罢,杨六郎迈开虎步,要去会见呼延丕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相关推荐

一百 天门阵大破辽兵 九十九 辨真伪金童投宋 九十八 王兰英奋勇闯阵 九十七 西岐王前敌助阵 九十六 穆桂英西岐求贤 九十五 黄凤仙劫母入阵 九十四 五台山智请延德 九十三 战姜德收飞刀 九十二 苗秀英助将盗药

推荐阅读

·聊斋志异文白对照 ·太平广记 ·三侠五义 ·七侠五义 ·白眉大侠 ·小五义 ·续小五义 ·大八义 ·小八义 ·绿牡丹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