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杨家将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古典小说 > 杨家将 >

六十五 杨六郎凝冰筑城

发布时间:2023-08-29 14:19:51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八姐、九妹要找韩昌拼命,老太君急忙阻拦:“慢!待我见见韩昌。”说完,催马来到韩昌近前高喊:“韩元帅,别来无恙?”韩延寿一见是无佞侯:“啊!原来是佘老太君。您老人家偌大年纪还上疆场,真乃巾帼英雄!”“保国土、扶社稷,管什么年老年少?况,老身在朝为宫,更应出力。”“有理,有理!老太君,你此番来遂州做甚?”太君说:“韩元帅,你何必明知故问?辽兵围城,我奉圣命,前来解围。”韩昌一听,大眼珠子叽哩咕噜直转,他看看遂州城,又看看太君的兵马,忽然灵机一动,连忙答话:“老太君,别看你我是对立仇敌,冰炭不同炉,我敬你年高德重,亲临疆场,可以给你闪条道路,让你大队人马进城。”说罢,回身传令:“众将官!闪条道路,放无佞侯老太君大队人马过去。”军令如山倒,霎时间,大辽军卒白动闪开条道路。

韩昌此举,老太君心中十分明白:哼!韩昌没安好心。你是惧怕我们里应外合,要把我兵丁都围在城里呀!她又往四周一看,只见遂州城外银装素裹,地冻冰封。心想:眼下冰天雪地,如若在城外扎营,多有不便。万一他偷营劫寨,我这五万人,也难以对付,况且若不进城,怎能送去粮草?不如先见八王和寇准,再想退兵之策。主意打定,忙说:“好罢,我们进城。韩元帅,改日疆场上见。”话音一落,传令进城。老太君人马顺利通过辽兵阵地,韩昌哈哈一阵狞笑:“佘赛花,这回你可完了。今天天色已晚,待我明天架炮轰城。”韩昌收兵。

老太君领兵来到遂州城下,叫八姐、九妹上前呼喊。军卒一边开城,一边往里送信。

刚才,杨六郎在城头一声喊喝,吓走韩昌,八王心中十分高兴,忙把他找来,对他说:“任贤士,你今天一声喊喝,吓走韩昌,头功一件。我想把你留在城里当差,不知你意下如何?”“哎呀,王家千岁,谢你好意。我还要去找买主卖牛。”说完,回归店房。

寇准和呼延丕显保护八王回行宫,八王不放心,对他二人说:“今天是把韩昌吓跑了,明天他若再回来攻城怎么办?”双王说:“可不是嘛!那韩昌狡猾诈,等他识破内情,一定要去而复返。再者,城里粮草不够,援兵又迟迟不到,咱们该怎么对付?”二人直愁得双眉紧锁。唯独寇准不在乎,他心中有数:有杨六郎在城里,还怕什么!

正这时,军兵跑来报:“佘老太君率领人马来了!”“现在何处?”“已经到门前了,八王、双王和寇准急忙迎到衙门外。只见众家夫人一个个骑战马,带兵刃。虽然是些女将,却也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众女将,象众星捧月一样,把元佞侯余太君围在当中,只见她:头戴帅子金盔,身挂金装甲,外罩大红斗篷,怀抱兵旗令箭。虽然是年过古稀的老人,却神振奋,容光焕发。后边轿车里是柴郡主,轿车旁是一匹白龙驹,马上一员小将军:头戴束发紫金冠,外穿鱼鳞铠,正是杨宗勉。八王心里发酸:来的将宫,老的老、小的小,又多是女将。若有我御妹丈,何苦再叫佘太君挂帅!“佘老卿,一路辛苦了!”老太君下战马,杨排风接过缰绳。“老身有何德能,敢劳王家千岁来接?折煞老臣了。”“哪里话来!您偌大年纪,又亲自挂帅出征,前来解围,孤心不忍。”宗勉过来了:“皇舅您好?”“你于什么来了?”“和我一块儿打仗来了。”“宗保呢?”“刚才在城外和韩昌打仗受了伤,落荒而走不知哪去了。”八王听了,又是一阵难过。老太君见状,连忙说道:“臣等无能,连累千岁受惊了。”“此地不是讲话所在,请到里边一叙。”杨门女将进衙门,呼延丕显忙腾出跨院,把州衙门倒出来让老太君与女将们住。把带来的粮食存入粮仓、库房。又让带来的五万军卒在空旷处搭起帐篷驻扎下来。一切安排妥当,又忙摆酒宴为太君她们接风。大家边吃边谈,不觉又谈到当前的战事。八王把任炳喝退韩昌之事说了一遍后,说:“人的名、树的影呀!我们拼命厮杀,打了一天仗,也没把韩昌打败,假六郎报出杨景,一嗓子就把韩吕吓跑了。”说完,还在感叹不已。老太君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子:这么说,我六儿杨景也在遂州呢!这孩子太不听劝了。我叫他去云南隐居起来,抚养任炳家眷,照顾任炳家产,他怎么又跑到前敌来了?他是不死心呀,还惦记着打仗。唉!上次为潘仁美的事,我叫他诈死埋名,万岁原谅了!这次任炳替他死,又来个诈死埋名,万岁哪还能饶呀!这个奴才,太不听劝了!寇准说:“老太君,今天韩昌用炮攻城,把城打开个豁口,现在派人正修呢!一个豁口好修,打多了,城墙成漏勺了,可怎么办?”“这……”“老太君哪!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依我之见,您快找任炳商量商量吧。”太君明白了:寇准知道我六儿没死。”“好吧。丕显,把任炳找来。”“是。”呼延至显忙派人去店房找任炳。寇准为便于太君劝说杨景,怕八王、呼延丕显在场不便,忙说:“千岁,让太君休息一下,我们告辞吧。”“好。”说着,寇准、八王和呼延丕显退了出去。

天色将晚,有人报告太君:“任炳到!”“叫他进来!”杨六郎进来磕头:“,身体可好?”“起来。奴才,你不听劝,又上前敌来干什么?”“老息怒。儿我不是特意到这里来,在云南因有弟妹在,处处不便。为避嫌疑,这才来贩牲口。不料被困遂州,走不了啦。韩昌攻城,八王派寇准来请我,谁知竟被他将我认出。呀,我也反复琢磨过了,您说任贤弟为什么替我死?临死他再三嘱咐,叫我保住命.北国一旦造反,就去退敌兵,保住国土。我若永不露面,任炳岂不自死了?孩儿应该在前敌立功,将功折罪呀!到那时,可将任贤弟替死之事奏明我主,讨个死后追封,这才算对得起我那兄弟。,我之所为,您不会生气吧?”老太君听完,连连点头:“我儿言之有理,为不怪罪于你。”“啊,您不该进城。边城容易,出城难呀!”“此事为明白。”就把进城缘由讲了一番。六郎说:“明天韩昌若再炮轰遂州,君臣、百姓、将宫、军卒,可全活不了啦。”“孩儿,大敌当前,就该速想退兵之策,以不负任炳遗愿。”“,容儿我到外边转转,想想主意。”“你要能保住遂州,杀退韩昌兵马,乃奇功一件。到那时,叫寇天官和我六儿媳告诉八王爷,请他转奏圣上,将功折罪。”“但愿如此!”六郎起身,佘太君也随着他往门外走。

今天是腊月初八。此时,快三更夭了,寒风凛冽,北风刺骨,滴水成冰。因门口台阶上有冰,六郎只顾与太君讲话,不小心脚下一滑,险些跌倒。六郎灵机一动:“,儿有退兵之策了。”“什么?”“,咱来个死守遂州。”“怎么守呢?”“我们可效法古人,来它个凝冰筑城!城墙四周,冻上冰,溜光发滑,敌兵爬不上来。韩昌纵有天大本领,也打不开此城。拖些日子,孩儿再想退兵之计。”一句话提醒佘太君:对呀,我也知道凝冰筑城,怎么没想起来呢?“,您快将此事告诉寇天宫,叫他差人去办。”太君点头,等六郎走后,她忙把寇准找来,先把任炳替死经过说了一遍,又说:“我六儿想出守城之策,凝冰筑城。你去差人办吧!”

寇准想:这办法还真行。忙辞别了老太君,派人把众军卒和老百姓叫起来,用盆端、用桶挑,把水运上城头。为遮人耳目,城上撤旗熄灯,摸着黑干。只见人们把水顺着城墙慢慢往外倒。水倒在城墙上,还没等流到城墙根底下,就冻冰了,然后再接着倒。就这样,一层一层挂满冰溜子。人多好干活,上万人取水筑冰城,那还不容易?冰溜子越挂越厚。直到天光将亮,一座冰城,已经筑成。

天一亮,韩昌准备亮队,要炮轰遂州。此时,番兵跑来,忙给韩昌送信:“元帅,遂州城墙没了,太陽一照,雪白放亮,刺人眼睛,不知道什么东西。”韩昌带队伍到城下一看,大吃一惊。这小子熟读兵书,知道这叫“凝冰筑城”,他们要死守此城。谁有这么高韬略呢?一定是佘太君,别人想不出这个道道。他思谋半天,下令说:“用炮轰!点两炮试试。”霎时,军卒忙活起来了。”咚!”一炮上去,冰上边打个白点,又一炮、两炮放出去,真不含糊,打掉不少冰溜子,城墙怎么也没怎么地。炮声一停,城头出现军卒,高喊“一、二、三!”提起水桶,“哗!”往下一倒,又冻在城墙上。几十桶水倒下,刚才打坏的地方又修好了。宋朝军卒在城头高喊:“韩昌,冰溜子稀酥发脆,凉快败火,留你们解渴吧!”这回韩昌真傻眼了,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主意,只好赌气:哼!你能守,我们能困!你里边人马出不去,日久天长,粮草一断,看你怎么办?再说,很快就要春暖花开,到那时,冰消雪化,你这冰城不打自垮。我先耐下子,到时再攻城也不晚。韩昌收兵作困城的打算不提。

韩昌攻城未遂,八王乐坏了,问寇准说:“这个主意是谁出的?”寇准说:“卖牤牛的老客。他有此韬略,咱可不能白用人呀!上次高喊一声喝退韩昌,这次筑冰城保住城池,两次都是他救贤王呀!”“记两次头功,上在功劳簿上。等得胜还朝,再奏明圣上,重重加封。”“好。”“叫卖牛任老客到军中来吧,别让他在店房。”“他不来,嫌不方便。”

就这样,遂州城被困一个月了。眼看着粮食吃得不大离儿了,军卒们人心浮动。八王有心派人回朝搬兵,怎奈没有良将闯营。这些手下将宫,还不如杨门女将呢!这两天,一点儿菜也没有了,只好在稀饭里放点盐。八王、佘太君沉不住气了,叫寇准去店房找来卖牛老客商量。杨景心里也没底:有心出马交战吧,单槍匹马,敌众我寡,难以取胜。当初有岳胜、孟良、焦赞等众将,现在没有帮手。所以当八王问他有什么退兵之策时,他假装糊涂:“哎呀,我啥也不会呀!我那些牤牛缺草少料,眼看要饿死了,你买不买?你看在我立功的份上买了吧!不然,我要赔本儿了。”八王说:“不能叫你赔本儿,要多少钱一头?”“十两黄金。”八王说:“不多,不多。不过,现在给不起,等回朝再说。”“那我还不卖了呢!我是不能除账的。军中之事,我实在无能为力。告辞了,我再找买主去。”说完,转身出屋。

杨六郎在回店房的路上,可真愁坏了,时令不饶人哪!春暖花开怎么办?怎么能退兵呢?他思前想后,来到店房门前时,见离门前不远的地方围了一大圈人,里边还传来哼唱小调的声音。六郎好奇,止住脚步,来到人群外边,往里一瞅,只组人群当中有一个出家的老道:六十多岁,头戴九龙道冠,、迎门按块白玉,身穿八卦仙衣,青缎中衣,布袜孟匾履,白护领,白水袖可,往脸上看:鹤发童颜,仙风道骨,花白胡子,白的多,黑的少,左边斜挎布兜子,里边鼓鼓素;囊不知道何物。老道往那儿一站,圆领大袖被风一吹,大有神仙之态。只见他边敲渔鼓,边唱道情,声音洪亮圆润,悦耳动听,周围看热闹的都听得津津有味。六郎也被吸引住了。他仄耳细听,只听唱道:

大宋江山上百秋,

可恨北国做对头。

皇帝闵贤龙耳栓,

害得忠良心内忧。

金沙滩里显身手,

双龙会上美名留。

叹惜明珠埋粪土,

英雄受气贩马牛。

六郎想:哎,奇怪呀!这个老道唱的词句,怎么好象指我呀!嗯,这老道定有来历。等他唱完,我得和他聊聊。老道止住歌声,高声念道“无量天尊!刚才这段算奉送,分文不取。天气挺冷,众位散了吧!明天有缘,再来见面。”众人走了,六郎一人过来说:“仙长,天挺冷,您唱了一阵啦,请到店内喝杯茶吧!”“承蒙尊客好意,贫道愧领了。”六郎引巷道进会友店,叫伙计湖壶茶水,准备点吃的。“道长在哪座深山修行呀?”贫道云游天下,四海为家,没准地方。”“您怎么称呼?”“出家人哪有什么名姓,不象你们俗家人,讲究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六郎长叹一声说:“咳!人生在世,愁有千万,还留什么名声呀!”老道说:“贫道观你相貌,你可是前程无量呀!”“我一个凡夫俗子,有何发迹之时?”“不,你印堂发亮,二目有神,骨骼健壮,看来你不是一般人。”我是卖牛的老客。”“因为你卖牛,才和你结道缘。这些牛将来就是你出头露面的引线。贫道去也。”说完,老道站起来告辞。“仙长别走,住一夜再走吧!”“后会有期。”老道说走,抬腿就走,拦也拦不住。等六郎走出房门相送,老道没影了。六郎忙追到大门口问:“张有财,刚才那个道长奔哪边去了?”“没见人出去!”六郎回屋,正在纳闷儿,突然间“啪“地一声,从窗外飞进一块石子,打破窗纸,摔在地上,石头外边包着一层纸。拣起一看,上边有字,上写:

贫道出家在终南,

姓任名亮字道安。

今日巧会杨郡马,

你我师徒结道缘。

六郎一看“任道安”三字,如雷贯耳。心想:提起任道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威名远震,名扬天下。是世外高人,老隐士了。他心里很惋惜:早知道是他,多挽留一时,盘桓一阵。正这时,忽听后:窗户“嘎巴“一响,从外边扔进个东西。六郎拾起一看,是个蓝布包,长方形,里边先是自绞子包皮,又是黄绞子包皮,最里边露出一部书。解开蓝布套,有上、中、下三卷,每卷四本,共十立本。他打开书皮.见上写四个篆字“牛阵全书”。他随手一页页翻下去,上边画的全是牛和牛童,是用牛摆的阵:什么火牛阵、水牛阵、群牛阵等等。六郎明白,这是兵书,是万阵图之一。心想:此乃无价之宝!它能帮我破敌退兵。他忙把书恭恭敬敬放在桌上,撩衣跪倒,冲书拜了三拜:“老恩师,多谢赠书之恩。”他洗了洗手,坐在灯下,恭敬地打开牛阵图观看。见中间有一页写的是“燕国伐齐“时,田单巧摆火牛阵的故事。其中写了怎样摆阵,怎样驯牛,写得很详细。六郎一看,心中喜悦:正好我有这五百多头牛,何不用它来退敌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相关推荐

一百 天门阵大破辽兵 九十九 辨真伪金童投宋 九十八 王兰英奋勇闯阵 九十七 西岐王前敌助阵 九十六 穆桂英西岐求贤 九十五 黄凤仙劫母入阵 九十四 五台山智请延德 九十三 战姜德收飞刀 九十二 苗秀英助将盗药

推荐阅读

·聊斋志异文白对照 ·太平广记 ·三侠五义 ·七侠五义 ·白眉大侠 ·小五义 ·续小五义 ·大八义 ·小八义 ·绿牡丹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