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杨家将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古典小说 > 杨家将 >

七十四 左总兵劫车遇险

发布时间:2023-08-29 14:19:51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王强仓猝逃窜途中,忽然密林中冲出五六十人,拦住了去路。当中一员老将:五十多岁,银面、黑须,扎巾、箭袖,白马、大刀,在他左右,有两员将官都是三十多岁,每人手中一杆银槍。

那员老将高声喊道:“车辆从哪来?”王强摆手停下车辆,催马近前一看,心里莫名其妙:他们是干什么的呢?若是劫道的,,怎么穿着大宋的军装号?若不是劫道的,为什么拦往车辆?我别冒失,想法对付过去就行了。想到这,冲老将抱拳拱手:“老英雄,我们从京城来,要到边关祭祖,你们拦住去路,有何见教?是否为了要买路钱?”年轻的将官发火了:“胡说!这是檀州总兵左大人。你姓什么?在京城指何为业?”王强心里盘算:原来是檀州总兵左国忠,他拦我干什么?我出京后,一道上马没停蹄,决不会走漏风声。就是派人追我,也来不了这么快呀?干脆,我报个名,快点过去。想到这,强作笑脸,说道:“来的一定是左国忠大人了?”左总兵听来人叫出他的名讳,心里纳闷儿,忙闷:“你是何人?”王强说:“你我虽没见过面,我在清官册上见过你的名字。本官乃兵部司马王强!”左国忠听完,吓了一跳,敢情他就是皇上的御老师、杨景的盟兄?但不知是真是假,他又试探地问道:“王大人,您不在京中陪王伴驾,出京有何贵干?”王强说:“本官家乡在边关。此番前来,一为省亲、二为祭租。现有圣上旨意,请左太人过目。”说完,把早已填写好的假圣旨递了过去。

左国忠赶忙下马,恭恭敬敬地拜了圣旨,见写的跟王强说的一般无二,便急忙上前见礼:“王大人,本官拦住您的马头,耽误了您的行程,有罪有罪。”回身叫过那两个年轻的将宫,对王强说:“王大人,这是我的两个犬子,一个叫左立、一个叫左福。刚才他们言语冒犯,请大人海涵。”王强忙说:“边陆重地,理应如此。左大人?你们父子到这,可是打猎吗?”左国忠说:“不是!此处林深树密,常有盗贼出没。故此,每日我都带人到这转转。刚才军兵送信,说来了车辆,怕是强盗劫的财物,才拦住询问。”“噢,原来如此。左大人为国劳,佩服啊,佩服。您有公务在身,就不打搅了,我还要赶路。”左国忠见王强要走,忙说:“王大人,一路鞍马劳乏了!不如先到檀州城歇息歇息,明日再走也不为迟。”王强说:“谢谢左大人的美意。檀州已过,绕回去,往返徒劳,赶路要紧。”左国忠说:“若有绿林人行凶,惊了内眷。多有不便。”“有我两个儿子志林、志凤护送,谅也无妨。”左国忠说:“再着急,天黑也不便走路,还是到城里住下为好。”王强心想:不能住!小心京城的追兵赶到。王强执意要走,倒使左国忠生了疑心:回家祭祖国然着急,但也没有连夜超路的!看看后边家人,一个个脸上蒙层土,眼睛干巴巴,狼狈不堪;再说,从京城去边关,应从遂州过去,为何他偏舍近求远走小道?莫非这里另有隐情?想到这里,忙说:“王大人,走到我的管辖境内,出了事卑职吃罪不起,不如我父子护送一程,等过了树林,不远有个村子,叫胡家铺,可先投店住宿,天亮再走为是。”王强想:若再推辞,他会生疑心,再说,家人们也累坏了,不如到前边店里歇歇脚,明天再启程。想到这,点头应允:“左将军,派个人替我们打店就行了,您请回衙署吧!”“好,我不远送。左立,先行一步,替王大人到胡家铺打店。”王强说:“多谢了。”左立带十个人走了,左总兵也领人离去。

王强催车启程,来到胡家铺村头,已是掌灯时候。这时,左立出村迎接:“王大人,随我进店。”掌柜的和伙计,挑着灯笼迎到近前。左立过来引见:“胡掌柜的,这是王大人!”王强见胡掌柜的:六十来岁,个不高,明强于。他问道:“胡掌柜,店里有多少间房子?”“上房五间,东西配房备三间,门房四间。”“里边可有客人?”“听说您来,小人把住店的客人都安置到村里老百姓家住去了。”“这就好。店里有多少伙计?”“两个伙计,一个厨师,我是掌柜的。都是自己亲戚,没外人。”王强听了,点了点头,但还不放心,叫车辆在前等着,他又到店里检查了一遍,果然和胡掌柜讲的一样,只是从小角门往后看,还有几间房子。“掌柜的,后院谁住?”“是小人的家眷,都是女人和孩子。”“可有外人?”“没有。”“不要外留住客,后院人不要到前院来。”“是!”这时,王强才叫车、轿进院。他又派人在店房把门,以防出错。就这样,他们一家子住上房,其他人住配房,车辆停在当院。王月茹心眼多,她不放心寇准和杨景,所以刚进屋就又走出来,在轿车左右转来转去。王强见了,心领神会?叫他儿子传话,请左立回去休息。左立见状,客套一番,带随从离店。

不多时,酒菜已齐备。王月茹派两个家人看着车辆,举家围在桌前。开始,王强不让喝酒。王志林馋得直流哈拉子:“爹,这一道又累又乏,热汗不知道流了有多少,现在身上凉冰冰的,来口酒暖和暖和吧!”王强一瞪眼:“吃酒会误事。”“少喝点。”王强没言语。就这样,这一家子围坐,吃上喝上了。东西配房的家人来回路过上房,闻着酒味,馋得要命,偷偷跟胡掌柜的要来酒,也在屋里喝上了。这一来,可苦了门外看轿车的家人。他俩本来就又累又饿,再加上天气又凉,到了晚间,两人往地上一坐,后背靠着车,越来越冷。“哎,老邱!”“干什么,大下巴?”“他们在屋里吃香的、喝辣的,怎么不管我们了?”“等一会儿。”“干脆,咱也进去得了。”“不行!”这时,胡掌柜从厨房里走出来,看见了老邱和大下巴:“二位,怎么不进去吃饭呀?”“我们看车呢!”“哎呀!都怪我们店伙计没想周到,把饭菜送来就两不误了。好,这份酒菜给二位吧。”说着,把托盘放在眼前。家人说:“胡掌柜,您能活八十岁。”“借你的吉言。趁热快吃吧!”这两小子冻坏了,见没酒杯,来了个嘴对嘴、吹喇叭。老邱一直脖,半壶酒进去了,立刻带得心里热乎的:“不错,好酒。”大下巴拿起酒壶来一倒,一壶酒没了。掌柜的进屋又给提来一壶:“二位慢慢喝,空肚子喝急了,容易醉。”“对,对!老邱你小点口,吃点菜。”大下巴嘴里这么说,手又拿起了酒壶。这一道之上,只顾拚命赶路,都饿得受不了啦,有酒有菜还能不吃不喝吗?他二人咧开大嘴,甩开腮帮子,一阵狼吞虎咽,两人吃饱喝足了,话也多了,胡掌柜的,这酒我们不白喝,等将来再路过这,你准能沾光。”“你们上哪去?”“到边关。”大下巴喝多了:“老邱,咱当着真人别说假话,老胡头对咱这么好,不能瞒他。实话告诉你吧,我们去幽州。”胡掌柜听了,一惊:“幽州是大辽国地界,到那不是送死吗?”“你懂?这里有事。”姓邱的一使眼色:“大下巴,别胡说八道。”“怎么叫胡说呢?等再回来,把这伙人都杀了,就留胡掌柜自己,好给我打酒喝。”老邱瞪起眼珠子:“你要再瞎说,我告诉王司马去。”“我没说什么呀!”大下巴虽然没全说明白,胡掌柜的也听出了些门道。

正巧,姓邱的到外边去出恭,胡掌柜的对大下巴说:“天挺凉,你快进屋暖和暖和吧!”“不行,丢了东西怎么办?”“放心吧,在我这院里,你就是放颗夜明珠也丢不了。”“这东西比夜明珠还值钱,能换万里江山。”“什么东西这么值钱?”大下巴用嘴贴着胡掌柜的耳朵说:“里边有人。”胡掌柜说:“三条腿的金烧难找,两条腿的活人有的是,那值啥钱?”“人和人不一样啊!你老头子扔在大道没人拣,这二位给万两黄金也不换。”“说了半天,到底是谁呀?”大下巴压低声音说:“是杨六——”这时姓邱的回来了,大下巴不哎声了。

胡掌柜明白了:我得赶紧给左总兵送信。想到这,磨身就要出店房。刚走到门口,碰见了把门的王家恶奴:“干什么去?”“酒不够了,到对面酒馆借点。”家奴放行,胡掌柜偷偷溜到村外。

原来左大人自密林外遇上王强,便生了疑心。他差左立先去打店,自己也绕道悄悄进村,找着胡掌柜说明一切,叫他留心探信。胡掌柜见是总兵老爷来了,满口应允。左总兵又教他怎么跟王强回话,以免把话说两岔。左大人安排已毕,到村外等信,胡掌柜准备好酒好菜,等王强进屋吃饭的工夫,才空向看车的家人问明情况。

左大人正在村外等候,胡掌柜的匆匆而来,把刚才院里之事,细讲了一遍。左大人对左立、左福说:“孩子,王强投北国,可不能放他走。咱们吃国家俸禄,应该为国出力。”“对!”胡掌柜的又问:“他们说的杨六是谁呢?”左立说:“北国人管杨郡马叫杨六郎,是不是杨六郎?”“不能吧?!他是三关大帅,又是王强的盟弟,怎么能被抓住?”左立说:“别管是不是,先诈他一下子。”“对!军兵,盔甲伺候。”霎时间,左国忠和左立、左福顶盔挂甲,罩袍束带,跨马擎兵刃,点起火把,领军卒冲进村里。不一会儿,来到胡家店前,“呼啦“把店门堵上。守门的那个恶奴吓坏了,急忙进店把门关上。此时,左国忠冲店门高声喊喝:“反叛王强,速放出杨景。”

深更半夜,这一嗓子传出老远,店院里立时乱了套。王强以为追兵到了,忙领着他的姑、儿子,冲到院里,命家奴备马、抬兵刃。这些家奴正喝得东倒西歪,忽然被外边一嗓子,吓得趴倒仨,钻桌底俩,另外几个也象术雕泥塑一般,不会动地方了。王志林火了:“都滚出来,保护车辆,快!”一阵臭骂,这些人才醒过腔来,忙随王强两个儿子持兵刃看守车辆。王强不知道外边如何,等不得抬长家伙,只带口宝剑,领女儿和十几个恶奴就奔大门。前门出不去,从走车的偏门冲了出来。到外边一看,见没有多少官军,领兵人是左国忠,他才放心了:“左总兵,你这是干什么?”“反贼!你敢把杨元帅抓住,拐送北国?真是胆大包天,我们要人来了。”左国忠打的是诈语,王强以为京城来人送信了,也不再瞒:“不错,杨六郎是在我手里。可你又能怎么样?事情已到这般地步,你要识时务,跟我一块走,将来少不了你的好处;如苦苦相,别怪我王强手黑心狠!”左国忠一听杨元帅当真被擒,心里着急,忙说:“王强,休得罗嗦!你若不放人,留下狗头。”王强冷笑一声:“左国忠,你的能耐也不过在大道边、小树林抓个偷鸡摸鸭的贼,要讲打仗来,让你三个一块上。”左立在一旁气坏了:“爹!我结果他的命算啦。”说完,一抖亮银槍,奔王强扎来。王强手里没有兵刃,拨马往回便跑。左立年轻,又很少打仗,以为王强吓跑了,所以两脚踹锤,随后就追。工夫不大,追上了,抖抢奔王强后心就扎。左立以为十拿九稳能扎上,哪知道,槍头离王强后心不远,老贼里脚一踹马键,战马大转身,又拐了回来,左立槍走空了,因用力过猛,身子往前一闪,差点儿从马脖子那儿掉下去。还没等坐稳,王强下毒手了。

刚才老贱不打自败,是计策。败走时,他偷偷出肋下佩剑。单等战马调头一回身,正是二马相错之时,王强反手奔左立后脑勺就是一剑,左立躲闪不及,两脚甩锤,要滚鞍落马。就在他往下歪身时,宝剑到了,砍在肩头和后背。左立痛得大叫一声,摔在地上。此时,军卒赶到,锅起一看,见他后背上有半尺多长的伤口,鲜血直流。左国忠急坏了,忙叫人包扎伤口。

王强在泞梁身为兵部司马,谁也没见过他练武、打仗。平时装得文质彬彬,今天露出本来面目。他陰险地一笑:“左国忠,我没把他刺死,算你儿子拣条命。干脆,跟我走吧!”“反贼!我与你势不两立。”他刚想过去,二儿子左福着急了:“爹,待我擒他!”说完,冲上去要扎王强。这时,王月茹替下王强,一摆绣绒刀,奔左福劈来。左福也不示弱,急忙用槍招架,两人在门外打了起来。

王月茹虽是女流,但武艺高强,能为出众。左国忠的两个儿子是总兵府的少爷,自幼娇生惯养,尽管有报国之心,怎奈能为一般,哪是对手?只有招架力,并无还手功。这时,王月茹冲左福虚晃一刀,左福把下半身闪出,横大槍往上接刀。王月茹刀招一变,拦腰锁玉带,左福躲闪不及,当场丧命。

左国忠见儿子伤一个、死一个,怒发忡冠:“儿呀,为父替你们报仇!”说完,抡刀来战王月茹。左国忠拚老命了,两人刀起刀落,战在一块。王强给王月茹助阵:“女儿!再把他杀了,咱们就可离开此地。”

再看那左总兵的五十军兵,见连伤两员主将,谁也不敢靠前。到底还是老将功夫深,左国忠比俩儿子强多了,和王月茹打个平手。王强着急:若打到天光大亮,官兵一到,可就走不了啦!想到此,他从家人手中要来一杆槍,催马冲过去,双战左国忠。王月茹的绣绒刀一砍,左国忠刚刚躲开,王强大槍又急忙扎奔他的咽喉,左国忠低头迟了点,“哧楞”一声,扎在头盔顶上,差一分没扎上脑皮。王强手腕子一翻,“嘎叭“一声,左国忠的头盔落地,头发散乱。他刚一留神,王月茹的刀又到了。左国忠顾前顾不了后,顾上顾不了下,被王强父女围在当中,只累得汗水顺额角直流。此时,左国忠心凉半截:完了,我命休矣!我死事小,何人搭救杨郡马?可惜半夜三更连个行人也没有,这可如何是好?难道圣上一点也不知晓?文武官员都蒙在鼓中?急得他大声呼喊:“苍天呀!绝我左国忠也!杨郡马,我可顾不得你了。”

就在这时,突然店房里一阵大乱,紧接着从里边踏出一匹战马,战马上端坐一位老姑,只见她:身高顶丈黑黝面皮,粗眉环眼,高鼻梁,火盆口,手中擎一口门扇大刀。她对着王强高声喊道:“老贼休要逞狂,姑要你的命来了!”

来的这员女将是王怀之女、六刀王兰英。二年前,王兰英帮助退了韩昌的兵,因为杨景不乐意,两人没有完婚。正巧,西岐州金木耳造反,王兰英讨令去平反王,并要了两千兵。她是赌气走的,离开边关越走越后悔,心里难过,思忖着:从小父母作主,把我许配杨六郎,两家多年不通信,我等了多年。好容易见面,准料杨景早娶生子。我算干什么的?回家怎么和说?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不能毁婚。唉!如今只给我两千兵,没有能征善战的主将,怎么能胜?我自己找苦吃不算,还自搭上军卒命。我这命太苦了,活着没意思,死了吧。就这样,王兰英叫军兵歇息,自己走出二里多地,去林中就要上吊。正在她拜别老要扒绳套时,来了位老道姑。她虽然五十来岁了,看去却象三十多岁。这个人就是在岳山修行的一位文人,叫刘云侠。她自幼出家,在庙中熟读兵书,很有智谋。早有报国之志,怎奈是个出家的道姑,不便出头。这次访友,云游五台山,正遇王兰英要上吊。刘云侠赶紧上去劝阻,二人互通名姓,王兰英把自己的身世、苦楚说了一遍,刘云侠很同情:“王小姐,何必非走绝路不可?不如去打金木耳,若得胜利,拯救一方百姓,也可名垂青史。再说,你争口气,早晚杨将军有回心转意,你夫妻可破镜重圆。”“我这辈子不想见他,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呢!我能乐意死吗?事情到这儿了,两千人怎能胜金木耳?打了败仗,连累军卒,不如我一死,军卒一解散算完了。”刘云侠说:“这么办。我看兵书,又没事干,我帮你打西岐州。可没别的力量,只是出个主意,给你做个伴怎么样?”王兰英见刘云侠气度不凡,谈吐不俗,很高兴:“那可太好了!帮我出主意就行,打仗不用你,我包了。”就这样,二人拜了干姐妹,带兵奔西岐州。一路上秋毫不犯,深得民心。

这刘云侠还真有能耐。对三略六韬,样样遇。虽然没有姜尚、孔明之才,也有肖何、乐毅之能。她凭智谋,以少胜多。加上百姓恨透金木耳,暗中给帮忙,经过一年多拼杀,王兰英刀削金木耳手下四大天刚、八员猛将,战败了王木耳。勒令他滚出西岐州,交出降书。西岐州百姓得救了,人人感激这一道一俗两员女将。王兰英领人马要班师回朝,是百姓再三挽留,跪在道旁不让走,都怕金木耳去而复返。王兰英被说得心软了,写折本入京都,留守西岐州。当初八王在前敌代替皇上封王兰英为统制兼西岐州指挥使,不久朝廷又来道圣旨,封王兰英为西岐州总兵,刘云侠被封为副总兵。百姓十分拥护,纷纷投身戎伍,吃粮当兵。

当时,本地因为连年天灾人祸,官府又多苛捐杂税,得百姓走投无路,倾家荡产。刘云侠献计,贴告示出榜安民:农夫可回家种田,官府借给粮种,两年不交地租;经商者不许巧取豪夺,一年不收税,这一来,深得人心。两年工夫,老百姓好起来了,外地人也纷纷到西岐州落户。百姓富裕起来了,王兰英可穷了。练兵要人吃马喂,不收程,没有粮草。全仗着当初金木耳逃跑时留下的粮草支撑。不多时,粮仓就空了。开始,京都给拨些粮饷,后来,连停银也不给了。因为西岐州不交皇粮,朝廷不给拨钱,还多次差人前来催款。军兵口粮不足,换季没衣服,人心浮动,无法练兵。王兰英急坏了,天天发脾气。刘云侠献计说:“我们孤军打仗,好不容易。不如自立为王,自收自吃,看他们如何?”王兰英乐得直拍大腿,姐姐,你真有主意。”

从此,王兰英自立西岐王,刘云侠为军师。大旗挂起,周围州郡谁也不敢惹,都怕大刀王兰英。皇上知道此事,欲意治罪,怎奈边关老不平静,再加她们又不騷扰周围村镇,朝廷也就没派兵去攻打西岐州。

这一日,王兰英的兄弟王兰贵派人到西岐州下书,说母亲病重。王兰英要回家探母,刘云侠不放心,怕出意外,陪她一块出来。走的时候,城中大小官员都不知道。二人出来了,行至中途,天晚住在胡家店。左立替王强打店时,掌柜的往外撵客人腾房子,别人都走了,王兰英就是不动地方。她说:“我是先来的,为什么给后来的腾房子?你们怕他我不怕,有事叫他见我。”刘云侠说:“不能让你为难。只是我们是女子,夜间行走不便,又不能随便讨宿。这么办,你另给我们找间房子吧。”胡掌柜就把这二位让到后宅,和他老婆住对面屋。这姐俩也不知道谁来——半夜外边连喊带叫,杀声阵阵,全被惊醒了。王兰英提刀要出去,刘云侠没让,她自己先出去探信。等弄清后,刘云侠吓了一跳:六郎遇难,哪能不管?连忙回来告诉王兰英:“贤妹,你快去帮忙吧,抓住王强,救下杨将军。”王兰英说:“杨景被抓,活该。他忘恩负义,遭报应了,我才不管呢。姐姐,咱们睡觉。”刘云侠知道王兰英脾气暴,又好言相劝:“妹妹,你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耍小孩脾气。杨六郎对与不对,你也该解救。论私事,他是你丈夫,你是他妻子,论国法,她是元帅,你是将官,你忘了你们同帐听令了?”“我现在自立为王,不服天朝管。”“妹妹,咱们自立为王,不是为了夺宋朝皇位,而是不受朝中臣陷害,不受窝囊气,保护一方百姓。那杨景威镇番邦呀!他若一死,韩昌进兵,百姓又要遭难。总兵左国忠,为杨景,二子一死一伤。他如今被困,命难保?你就见死不救?”说得王兰英低下了头。“贤妹!难道你也怕王强人多势众?你要不去,我去救人。”说完,亮剑要出去,被王兰英一把拦住:“得了!我的好姐姐,别了,我出去是冲你,冲左国忠,要冲杨景,死也不能管。”“管他冲谁呢,出去就行。”就这样,姐俩牵马从后院冲出来。

王强手下恶奴看见了,过来拦住,王兰英大刀一挥,砍死两个。院里一乱,王志林、王志凤冲了过来。刘云侠说:“贤妹,快到门外抓王强,我在这抵挡一阵。”说完,舞动宝剑,杀奔王家哥俩。王兰英飞身上马,冲到店外,正见左国忠同王强爷俩交手,王兰英大喊一声,冲了过来。就这一嗓子,吓得王强父女各撤兵刃,回身观看:不知道哪来这么个丑女人。王月茹用刀指点:“丑婆你是谁?为何帮虎吃食?”王兰英没报名:“黄丫头你是谁?”“我是王强女儿。”“是你杀了左国忠的儿子?”“不错,你能怎么样!”“叫你抵偿对命。”说完,摘下门扇大刀。这口刀,又宽又长,份量太重。王月茹看着就有点胆怯,又不能退回,只好举绣绒刀往下砍。别看这丫头功夫不错,分和谁比。和王兰英较量,差太远了。刀落下来,王兰英不慌不忙,等绣绒刀离脑门不远了,王兰英抓住刀杆,刀头一立,用刀背由下而上,斜着往上迎,口嘴里喊着:“小丫头,给我撒手吧!”“当!”王月茹真听话,当时刀就出手了。不是她乐意撒手,是被震出手了。“哎哟,不好!”她扭头要跑,王兰英刀一转个,刀刃冲下:“休走,看刀!”刀光一闪,王月茹人头落地。

左国忠转忧为喜:“女恩公,千万别放走王强,他是北国细。”王兰英说:“他跑不了。”大刀王兰英冲上前去,要抓王强、救杨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相关推荐

一百 天门阵大破辽兵 九十九 辨真伪金童投宋 九十八 王兰英奋勇闯阵 九十七 西岐王前敌助阵 九十六 穆桂英西岐求贤 九十五 黄凤仙劫母入阵 九十四 五台山智请延德 九十三 战姜德收飞刀 九十二 苗秀英助将盗药

推荐阅读

·聊斋志异文白对照 ·太平广记 ·三侠五义 ·七侠五义 ·白眉大侠 ·小五义 ·续小五义 ·大八义 ·小八义 ·绿牡丹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