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三春梦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古典小说 > 三春梦 >

二十一 文岳设计拔营寨 曾仲泅江请救兵

发布时间:2023-08-28 22:18:45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回文岳设计拔营寨曾仲泅江请救兵

且说刘镇向钟军师说知:“清军出省,不日可至潮州,如何御敌?”军师曰:“既系清军出广东省,请主公领军将,就到葵潭地面拒敌。”又命马参将保守潮州城池。刘镇听军师所议,择吉日祭旗,同军师何元帅领马步军大将一百三十余员,带领军兵二万余众往葵潭拒敌,揭阳游击李德俸,同知县冯楚钦商议,城上竖起降旗,二人出城迎接刘大人军兵。

到于普宁,千总张名高、知县赵义州开诚摆香案相迎。刘镇经过二处地方,秋毫无犯。大军直抵葵潭,安营下寨。按下不表。且说平南王同监临刘秉权、参谋聂应谨领四兵总大将八十余员,带领军兵十三万,哨船二百号,大炮三十枚水陆并进,一路浩浩荡荡,军马至于牛母湖。小军走至马前报曰:“启禀千岁,刘进忠领军兵扎营在葵潭挡住我军去路。”平南王听报,传令进军至草洋安下营寨。

次日平南王升坐中军帐,传令袁州总兵郑顺义领大将刘国佑、汤志雄、汪大海、彭德山、陈深、邓春共六将,带军兵三千攻打葵潭贼营,潮营探军报知军师,文岳闻报,令何元帅领将带军兵,出营迎敌。

何英领命,同众将放炮,出马营前,将军马排列阵势。遇郑顺义军将亦到,看见潮军摆成阵势,即传令列开。军将持刀跃马至阵前叱声言曰:“反国逆贼,我等大军到来,理当落马受死,还领败军拒敌,该当何罪!”何英曰:“你等不知死的旗奴,可晓鲎山十八万旗奴的骨头未冷,你等又来凑死么?”郑顺义大怒,纵马舞刀杀来。何英出马相迎,两阵金鼓大擂,旗将刘国佑等杀出,潮军温岳川等进前接住交锋。潮军一拥而上,旗军敌住,一场大战,炮声不绝,嘶唤喧天,郑顺义被何英杀得不能招架,回马便走。刘国佑等见贼众甚是利害,不敢久战,随引军逃走。何英催动军将,追赶数里,鸣金收军,回营缴令。军师大喜,设宴贺功。按下不表。

且说郑顺义败回清营,计点损去军兵约有一千余众,入帐伏地请罪。平南王言曰:“胜败兵家常事,何罪之有?将军请起。”郑总兵叩谢起身。明日平南王令雷琼总兵管吴和龙领军将前去攻打贼营,吴和龙领命,即起军马直抵葵潭营前,列开军马,令众军兵叫战。忽听三声炮响,潮将带军出营,将军马一字摆开,中军帅旗之下,何英立马叱曰:“你这旗奴,又来送死么?”吴和龙大怒,纵马进前,手执钢刀直砍。何英举起双钩镰相迎,两人放马交锋。一往一来,左冲右突,战得天花乱坠,彼此交接五十余合,未分胜负。旗将乌林保、金大山、高道周、陆甲四将,一齐出马冲杀过来,潮阵朱广龙、程国英、余国宝、董万年、张金星、林五常六将进前敌住,两阵交接,叫杀连天,金鼓大振,火炮射光。

钟文岳出营前观望,只见我军难以取胜,传令众步军大将,从西边杀进。谢宗文殿左等,奋勇向前冲杀,杀入旗军之中,把旗军砍杀一阵,清军阵中大乱,抵敌不住,各自奔躲。马林保等见军兵溃散,不敢久战,转回本阵。吴和龙架开何英的兵器,跳出重围,引军退走回归去了。钟文岳见清军败退,即鸣金收回军马入营。按下不表。

且说吴和龙总兵,回到清营进前缴令。平南王听说,众将败回,心中闷闷不乐,对刘抚院曰:“我军两次俱败,未知监临有何良策?”刘秉权曰:“启千岁,今且按军不动,等几天后养成锐气,点起大队军将,一齐协力,无有不胜之理。”平南王从其议,按住军兵不战。

且说钟文岳一连数天,见清军不出搦战,与主公言曰:“旗军这数天并无来此讨战,此系养军之策,不日定起大军前来攻打我营。贫道先挫他锐气,使旗军丧胆。”刘镇曰:“军师用何妙策可以破之?”文岳曰:“明日主公与贫道领几名大将,观探清营,旗奴看见必定领军追赶,我等先令大将埋伏,将他截杀一阵,岂不甚善?”刘镇听说大喜曰:“此计甚妙,依策而行。”文岳升坐中军帐中,立即召游击莫朝梁上帐听令曰:“将军,命你领马步军大将二十员,带军兵二千名,往左边离营五里埋伏山脚,明早五更时候,起军前去,至平明之后,可听炮声为号,号炮一响,展动伏军,截杀清军,不可违令。”文岳又召游击朱广龙上帐听令曰:“将军,命你领马步军大将二十员,带军兵二千名,往右边离营五里,在密林之中埋伏,明早五更时起军前去,至平明之后,可听我等号炮,号炮一响,展动伏军截杀清军,不可违令。”文岳又召何元帅上帐听令曰:“元帅,命你领四都司与马步军大将三十员,带领军兵四千名,前往接应,不可违令。”文岳调发三路军马已毕,准备停当,安宿一宵,五更时候,何元帅传令,众军将饱食,以待号令,即欲起行。军师五鼓起身,传令三路军马,速即起行,嘱令偃旗息鼓,衔枚疾走,分路前去。

文岳令守备崔雄榜等七将,备快马九匹:“你等暗藏器械,保主公与贫道,到清营诱敌。”崔雄榜依令。

未及平明之时,刘镇同军师领崔守备等七将,各上马悄悄望草洋清营前来,约仅二里余路之间,文岳与刘进忠假为观看清营前后地势,清军看见潮营刘进忠同钟文岳到来打探营中事情,即人帐禀曰:“启千岁得知,刘进忠与贼将到来观看我等营来。”平南王听报问曰:“有多少军将随从?”小军禀曰:“共有九骑。”平南王闻言大喜,命虎门总兵官周德胜,领大将汪大海等十五将,带军兵一千,擒捉逆贼刘进忠。又令钱圹总兵王国栋,领大将汤志雄等十将,带军兵一千,随后接应。刘镇同军师观见旗将,领军兵赶来,军师崔雄榜等徐徐退去,见旗将渐渐迫追。文岳令李有祥放起火炮,一声响亮,右畔莫朝梁、左畔朱广龙二处埋伏军兵,一齐杀来。周德胜见潮军将二路埋伏,杀将出来,与众将摆开军兵临敌。

文岳同刘镇叩住坐骑观看,莫、朱二将攻打旗奴,围住拼杀,战鼓如雷,叫杀连天,炮声不绝。周总兵军兵被困,正在危急之时,幸喜王国栋接应,军将追到,见我军被贼围住,即令众将军兵冲杀。旗军一起叫唤,众军杀入重围,一场大战,山崩地裂,未定胜负。

何元帅同都司余国宝、温岳川、程国英、董万年,与三十员马步军大将,四千军兵,飞奔杀来,望旗军中奔杀入去,左冲右突,杀得旗兵死的死、逃的逃,王国栋接着何元帅迎敌,被何杀败回马逃走;余国宝等二十余员大将,围住吴和龙拼杀,杀得吴和龙招架不及,奋勇用尽平生本领,杀出重围,落荒而走。汤志雄、汪大海等引军兵败走,保全性命。

钟文岳望见清军奔逃,令众将与军兵紧追砍杀,放箭射去,杀得旗军尸横遍野,血流中途;追至前面,军师传令鸣金收军,回归葵潭营中。何英领众将上帐缴令报功,刘镇大喜,命宴席请众将贺功。按下不表。

且说周、王二总兵,败回本营,查点军将损去大将数员,军兵二千,仪存七百余人而已,进前缴令。平南王听说,损去许多军将,心中忧愁。问刘监临曰:“逆贼诡计多端,此乃诱敌之计,后日不可不慎。”这且不题。

再说钟文岳对刘镇曰:“贫道心想潮城无多军将保守,倘若清营起军,透过我营,从惠来外路,直抵潮州,抢夺城池,那时我等进退两难,今承得胜之师,退回军马,保守潮城,方是正理。”刘镇言曰:“军师计出万全,安敢违命?倘若退回军马,平南王闻知,岂不起军来追,则如之何?”文岳曰:“启主公,贫道自有计策,使清军不敢来追。”刘镇曰:“全仗军师调度。”文岳即召谢天、吴清、李天成、余如山、杜明月共五将,命彼等领小军二百名到各乡村之中,寻取大小鸟只数百余只,到帐前听用,即速前去,不得违令。谢、吴二人起身,往各乡寻买,众乡民人百姓,闻是刘镇大人军前欲用的,莫不勇跃寻来奉送,谁肯收钱?谢天等及到下午,带各乡人民所送鸟儿数百只,到帐前缴令。文岳传令,召众入帐听令。众将闻召,齐到中军帐前,见军师参谒,侍立两旁。文岳先令千总石志昂、林永清二将:“领军兵二千,往云落对面山脚上斜下岭二乡之中,扎下空营虚寨,内面用饿马嘶声吊羊,擂打战鼓,以为疑军,安置明白,领带军兵,到云落山接应我等大军回归潮城,不可违令。”石志昂林永清二人得令,领军前往。文岳又召余如山、杜明月、张约超、蔡田杰:“领军兵一千,到乌鸦山密林丛杂之中埋伏,令众军兵每人各执鸟一只在手中,候至天明,清军放箭射入密林内,你等将手中鸟只放他飞出,候清军行过乌鸦山,你等四将,领军兵放炮杀出,将清军杀戮,不得违令。”余如山等依令退下。

文岳又召都司温岳川、程国英上帐听令曰:“二位将军,命你领步军大将陈殿、曾仲、黄便、唐国民,并三十六名小英壮谢五、马九等共四十将,带军兵三千,往乌鸦山密林深坑之中埋伏,候至平明之时,听乌鸦山火炮一响,你等领众将与军兵杀出,将清军杀戮,不可违令。”文岳又召何元帅上帐听令曰:“元帅,命你令游击朱广龙,都司余国宝、董万年,千总赵世春,把总陈文禺等四十将带领军兵四千断后,至天色微明在于云落墟停住,听候乌鸦山火炮一响,回转众将与军兵,把清兵截住,不可违令。”文岳又召游击莫朝梁上帐听令曰:“将军,令你领步军大将文殿左、谢宗等,随贫道为二队,带军兵一千,接应何元帅,后队军马相连,不可远离,无得违令。”文岳又召守备崔雄榜上帐听令曰:“将军,命你领大将四员军兵二千,在前面开路,不可违令。”文岳又召守备林绍基等六将,上帐听令曰:“请位将军,命你等余军数千保主公中军队,不可违令。”文岳调拨已毕,令众军将黄昏造饭,饱食停当,候听更后拔寨起军,退回潮城。

清营远探小军飞报入于中军帐中,禀曰:“启千岁,葵潭贼营刘进忠退军归回潮州。”平南王听报,召众将入帐听令,各营将齐到中军帐中,平南王命雷琼总兵吴和龙领大将刘国佑、汤志雄、汪大海、彭德山等带军兵三千为前队追赶贼军。又召虎门总兵周德盛领大将马林保、金大山、高道周、陆甲等,带军兵三千为二队,随后接应追迁贼军入城,不可违令。又召袁州总兵郑顺义领大将十员,带军马五万为合后。平南王同钱塘总兵王国栋、刘抚院聂布政领大队军兵、众将为中军队,拔寨起行,即速进发葵潭,紧追贼军。吴和龙领四员大将,带军追至乌鸦山,将近五更,望见前面密林森森,树木交接,恐有贼兵埋伏,不敢进兵,按住军马不行,待候千岁大队军到;二队周德胜军将已至,遥见前面之军停住,查问何故,小军禀曰:“吴和龙大人,见前面树林丛杂,恐有贼人埋伏,候待中军帅到禀知。”及至五更之后,平南王大军已至,探马小军到千岁码头将前军事情禀知。平南王听报,传令吴总兵放箭探之,可知虚实。探军领令飞报前队,吴总兵命小军放箭,众将得令,将箭一齐射入。

余如山等见有箭射入密林,传令众军将鸟只放飞。吴总兵与众军见密林内有许多鸟只大小纷纷飞出。吴总兵言曰:“见有鸟只飞出,定无埋伏,若有贼兵伏放里面,安有众鸟投林之理?”传令进军。

吴和龙前队行尚未完,余如山等四将命小军放起火炮,一齐杀出密林之外,将清军截为两段。前面何英等,听见火炮声响,领众将军兵回转杀来,乌鸦山密林深坑内,温岳川、程国英二都听火炮一响,陈殿等四十员步军大将,带领四千军兵杀将出来,即是出洞蛟龙一般,又把周德胜二队清军截断归路,杀戮一阵。清军前后受敌,不能逃脱,杀得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平南王听见后面火炮连天,叫杀之声不绝,探军飞跑马前。平南王听报,命众将前去救护前军。是时天色明亮,观见对面左畔山脚,扎下贼营无数,战鼓如雷,雄马嘶声,平南王大惊,恐贼寨军兵又将杀至,随传令后军退走。周、吴二总兵,与众拼力誓杀走脱,何元帅令众将引军兵追杀,赶至十里田心地面,鸣金收军回转,军师主公徐徐望潮城前来。这且按下。且表平南王败走,回至崩埃,见后面贼军不追,传令暂且扎营。周、吴二总兵,同众将败回,查点六千军兵,仅存数百回归而已。平南王与监临议曰:“如今又折失数千军兵。”聂布政言曰:“刘进忠的军师闻是钟文岳,此人智足多谋。”平南王言曰:“目前贼营安在云落石畔山脚,不知何故?”命小军前去打探消息,及至午后,回报:“禀千岁得知,云落山对面山脚上斜下岭二乡之中,贼人设下空营,用饿马嘶声吊羊擂打战鼓之计。”平南王听报叹曰:“钟文岳行军谋略,赛过刘基先生多矣!”清营众将军兵歇马过了三天,平南王命小军打探二百号哨船消息,远探小军领命,往水路沿江打探,数天之后,回营入帐禀曰:“启千岁得知,哨船二百号听报千岁军兵扎营寨在草洋与刘进忠迎敌,不敢先到潮城,故暂泊在甲子所港口,候千岁令旨发落。”平南王闻报,令探军传令水哨军将,扬帆速往潮州;平南王又传令,明早起军,速至潮州。这且不题。

且说刘进忠大军回归潮州,马甘泉同众参谋出城迎接,进入帅府,大排筵席,与众将元帅军师各尽欢而饮之。饮毕,钟文岳令兴宁都司董万年领军镇守葫芦山;令守备郭三坤领军镇守大南门,又命守备崔雄榜,领军守大东门;又命守备蔡长高,领军守住大西门,又命守备林绍基,领军守住大北门;又令守备李有祥,领军镇守上水门;又命守备朱光,领军守住竹木门;又令守备郭三元,领军守住下水门;军师又命都司程国英领军巡哨城池,监督守城军将,不可违令。调遣已毕,起身告退回宅。按下不表。

且说平南王大军,直抵潮州安下营寨,在于沙洲,接连长铺为前营,第三天二百号小艇哨船齐到。平南王与刘抚院聂布政商议,将哨船分做四位安屯:一屯在浮桥上,一屯在浮桥下,一屯在急水上流,一屯在急水下流,共安四处之隘口。又各接木闸把住,以防贼将军兵走漏,令将大炮十八枚,在前营攻打贼城,如此扎营共四十余座,每营军兵三千防守,令将十二枚大炮,安放后面,保护粮米营寨,布置已毕,安过三朝,商议开兵攻打城池。平南王上坐中军帐,令虎门总兵周德胜,领军将攻打贼城,周总兵领令,领大将十员军兵五千,直抵大南门排成阵势,令众军辱骂叫战。小军报进帅府,刘镇与军师众参谋何元帅等,正在议论拒敌之事,一听小军所报,文岳即令何元帅领众将带军兵出南门迎敌;又令参将马甘泉领军将带兵出西门助战,何马二将各领军将出城交锋。

吴和龙见潮军分队杀来,即持刀出马,大叱一声:“贼兵,今日不杀你等,誓不收军回营。”何元帅曰:“乌鸦山杀你不尽的旗奴,尚敢夸口,岂不令人羞耻。”吴和龙手持大钢刀杀来,何元帅举起双钩镰迎住交锋。旗将彭德山杀出,参将马甘泉进前接战。两阵战鼓大擂,旗军直杀过来,潮军上前迎敌。清将陈深、邓春等奋勇杀至,潮军李有祥、林绍基等一拥而上枪刀并举,剑戟相迎,炮声响动,叫杀之声,闻有十里,一场混战,战得天翻地覆。何元帅迎战,周德胜不住回马便走。周德胜冲杀潮军,潮兵大败,各有奔逃,城上钟文岳在那里掠阵,见军兵混乱逃走,令鸣金收军马,参将等引军败回入城。清军追至城下辱骂,城上箭石一齐放下。

清军遂不敢近边,周总兵掌得胜鼓收军回营,进帐缴令报功。

平南王大喜,命设宴与周将军贺功。按下不表。且说何元帅进入内堂缴令,刘镇听说大败,心中忧烦。文岳曰:“胜败兵家常事,何用忧虑?但系平南王带有清军十余万,我军不多,何以迎敌?主公可修告急文书命一员大将,往南澳何佐虎讨救兵到来相助。”刘镇即命徐参谋修告急公文一封,文岳随召水里龙曾仲到内堂听令。曾仲至帐前问曰:“今日军师召小将入堂,有何将令?”文岳曰:“将军,贫道命你领带文书一封,到南澳何佐虎衙门,讨救兵前来迎敌。如今潮城周围,被旗军困住,将军能晓水性,可从水路逃出前去。”刘镇曰:“闻平南王将浮桥上下,设有水闸二重,急水内外,栖下水栅二重,况有许多哨船,恐彼水栅之中藏有利刃,暗气伤人,将军须当谨慎,如何得过?”曾仲曰:“任他有铜壁铁栅,曾仲亦能逃得过去,若怕有水栅暗器,算不是水里龙了。”刘镇曰:“既系这等说,将军明早即便起身。”曾仲领命退出,先备下竹筒四个,大瓠一个。刘镇次早请军师等齐至内堂,片刻诸位俱至,吩咐备宴,与曾将军饯行;并将文书一封,付与曾仲收起。文岳曰:“将军加意小心,再三切嘱。”曾仲曰:“主公军师放心,不用挂怀。”即将文书藏在竹筒之内,用黄蜡封口,另将一个竹筒,盛了干粮,途中充饥。又将竹简一个,藏了利刀凿子,方可开破水闸。又取两把板斧匏瓢,叩谢主公,坐下连饮几杯酒,执取物件,即使起身。刘镇同军师元帅等,送至上水门出城。

曾仲一拱别去,直至江边脱下衣裤,藏在竹简里面,各用黄蜡封口,背起四个竹筒,执着两支板斧物件,溜落水里,从江而逃去了。

刘镇与军师众将观看,曾仲如此,叹曰:“天生我刘进忠造反,又生这等异人前来相助,岂非天哉!”言罢,同众将回归帅府。按下不表。

再说曾仲在水里逃至浮桥,水流水闸,遂用利刀、凿子,将闸凿开一孔,抽身进入。穿过水闸,到了下流,水闸又开了一孔,穿钻过去,一时气急,浮至水面散了急气,将匏瓢盖在头上。哨船之人,观见说曰:“众兄弟,你等观水面上浮有一个大匏瓢在于那里,我等可取来盛东西。”有一人说曰:“你等看那匏瓢,是破孔的无用之物。”又有一人说曰:“虽是有一孔,却盛干物。”亦可商量捞取之间,那匏瓢忽沉落水里去了。有一老的清军说曰:“匏瓢破孔,怎么会沉落水里?定是潮贼走漏。”众旗军言曰:“说得有理,我等不可放走它,各各执起长刀、利枪、搭钩,刺下水中,撩捞约有片时之久。旗军言曰:“纵有潮贼在水里,亦送他狗命。”这曾仲沉在水里,听着水声响动,将身搭于船腹之下,避过片时之久,逃至急水上流水闸,将利刀开了一孔,抽身逃过。谁知撞着暗器,左右两腿着了三、四铁钩,剥脱不离,执利刀在手,连肉割去,流血淋淋,亦所不顾。又逃到急水下流水闸边,用刀再凿一孔,躲脱过闸,气喘又急浮起水面散了喘气,再沉落水,一直躲在石碑脚,起身上岸,身中四个竹筒脱去三个。曾仲大掠,周身赤条条,走入蔗园之内逃避,将竹筒封口揭开观看,系文书一封,心中欢喜。自言曰:“我想这一封文书,若是遗漏,纵然脱离天罗地网,来到这里也是枉然。而今又另一说,今日赤身露体,腹中又饥,怎生是好?探出外面一望,适逢前途有一少年汉子,肩挑有两个大竹雃徐徐而来。

曾仲又自言:这人身上的衣服,若是善言恳借,定必不肯,不如心凶方能成功。嗳!大哥呀!非是曾仲侥心无义,无奈为着主公将令大事。只见那少年才行近来,曾仲手执板斧,悄悄躲从那后生背后,将斧砍落,少年已死,把尸骸拖入蔗园之内,又将竹雃挑入,打开雃盖一看,原系祭扫物件。

曾仲将三牲刈碎,吃得醉罢;又将他身上衣服,披穿自己身上,将告急文书藏在身上,持起板斧望樟林前来,寻船过江,往南澳前去。

要知曾仲请得救兵多少?请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相关推荐

三十三 会三司保全文若 剐二逆共乐升平 三十二 耿于岁献图受缚 刘总兵失志投顺 三十一 猛将力攻归善县 潮军受创博罗城 三十 海丰县徐高受死 羊萄岭标雄逃生 二十九 钟文岳观星装病 刘进忠奉命出征 二十八 泄机谋旗兵投敌 获全胜班师潮 二十七 崇德奋勇杀潮将 万高倒戈投敌营 二十六 监临计围何元帅 军师义释黄总兵 二十五 探军情入营卖酒 施妙计穴孔烧粮

推荐阅读

·聊斋志异文白对照 ·太平广记 ·三侠五义 ·七侠五义 ·白眉大侠 ·小五义 ·续小五义 ·大八义 ·小八义 ·绿牡丹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