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观音菩萨传奇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古典小说 > 观音菩萨传奇 >

二十四 遇白熊三尼装假死 避灵猿七步学朝真

发布时间:2023-08-25 08:28:28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话说永莲入魔愈深,忽见金甲天神,手执八棱金爪锤,闯进石洞,照定她顶门就打。她这一吓,真是非同小可,故“哎啊”一声极叫,妙善大师等二人竟被她叫出定来,看她失张失致的情形,便喊道,“永莲!是怎的一回事,却怪叫起来?”

永莲到此才如大梦初觉,仔细看时,三个人好端端地坐在石洞之中,哪里有什么水火,更何来什么天神?才悟一切都是幻象,便将顷间之事,向二人说明。

妙善大师道:“永莲啊,你如何又走了这遭魔来?这怕是日间受下蟒蛇的惊恐,故心神才收不拢来,以至如此。幸而有金甲天神将你惊醒,否则要多损几分功行呢!”

永莲连连称是。其时天色已经黎明,三人便收拾了一切,出了石洞,觅路上山,沿途采些野果充饥。走到日中时候,忽远远望见有一头大白人熊,迎面走来,似乎还没看见三人。

妙善大师便牵着二人,一同逃到树林中去,悄悄地道:“我们躲避得过最好,如躲不过时,大家倒卧地上,屏住气息,扮作死人模样,切不可呼吸动弹,或者可以避过此难。”

那白熊走到林子相近的地方,闻得人气,就四下里找寻。她三人看见,早已倒卧在地上,屏气扮死.那白熊一路寻到林中,一见三个,便却立住不动,注视了半晌,见她们无声无息,一动不动,真的当成死人,便“哼哼”地叫了几声,表示它的失望,然后踱将过去,头也不回一直走了。妙善睁眼看白熊去得远了,才招呼二人起来。

原来人熊一物,最忌的便是死人,一见了死,它再也不肯走近。妙善大师知道它这种脾气,故用此法来解厄。

当下三人仍出了树林,依路上行,又走了五、七里,三人走得口干舌燥,疲倦已极,恰好有一条山涧当前。

妙善大师道:“且坐着歇息一会,待舀些水吃了再走。”

于是大家倚石而坐,永莲便取了钵盂,到涧中去舀了半钵盂清水,先递给妙善大师吃了几口,余下的和保姆分吃了,也席地坐下,拾着小石块向涧中抛掷着,看那水花飞溅来取乐。

妙善大师看了,含笑说道:“永莲呀,石击水飞,这其中也含有禅机啊!你可参得透吗?”

永莲道:“敢请大师先说。”

妙善大师说:“水本是静的,被你石子一激,便变成为动,飞溅起来,一动一静,这里边便是造化之机。”

永莲道;“不对,不对!水原是动的。你不看,就不是我用石子去击,也兀自昼夜不停地流着吗?石头才是静的。要不是我去抛掷,它决不会自己飞跃到涧中去哩!”

妙善大师频频点首,连称:“善哉,善哉!”

正在此时,忽平空飞来一块石子,“扑”地打在永莲额角上。她很奇怪地说道;“静的也动了,动的谅来终会静的啊!”

妙善大师道:“这才又观透一层哩!”

她们正在谈论禅理,忽对涧“吱、吱、吱”地跳出一群猕猴来。永莲才悟刚才一块石子,是猴子打过来的.

那群猴因见永莲抛石击水,它们就抛石来击人。你想,这边三个人,如何经得起三、五十个猴子的抛击?

永莲、保姆二人站起身来,欲待奔逃,妙善大师道:“莫跑,莫跑!我等一跑,猴子就追上来,它们脚步敏捷,我们终是跑不了,那时反要被它们所困,不易对付。我想猴子这件东西,生性最灵,更喜欢学人的动作。我等三人不妨一字儿排着,向前途进行,走三步拜一拜。猴子如其学我等的行动,虽在后面跟上来,也不怕它们再来伤害我们了。”

当下大家依言,果然排成一字儿,三步一拜地向前走。那群猴子见她们如此,以为好耍子,果真学起样来,也一路走着拜着,再不用石子抛掷三人了。

这三步一拜的朝山,实是妙善大师权宜避猴之计,后来信佛的人,就传为定规,无论朝什么山,都由山麓三步一拜地直拜到山顶,源流实是此时起始的。

她们三众在前拜着走着,猴子也一路上跟定,如此走了很远的一程。

忽然天空之中一阵“啪啪”之声 ,掮出了一阵好大的风来。

三人抬头一看,只见一只大鹏,在空中盘旋飞舞,此鸟比了寻常的要加上几倍,真是翼可蔽日,足乱浮云,两翅飞动,就搧出狂风。

猴子这件东西,好似顽皮孩子一般,天不怕地不怕,却只怕鹰鸥之类。因为它由上而下,不易防躲,爪牙又异常锋利,难于抵敌。它们擒住了猴子,飞在空中,不消几啄,就得毙命。猴子若用力抗拒时,它便两爪一松,从高空将猴子摔下掼死,然后飞下啄它脑子吃。因此猴子见了鹰鹞之类,就如老鼠见了狸猫一般地害怕!何况今天所遇见的是大鹏呢?

猴子的生性极为灵敏,在它们一听见空中刷翅的声响,就知道对头来了,哪里还敢学三众的跪拜?一阵“吱、吱,吱”地乱叫,纷纷四散地向丛林深草中,乱奔乱窜,藏躲得无影无踪,一个也找不到了。

妙善大师等三人见猴子已经逃开去,便不再拜,一路缓缓地上山。走到昏黑之时,又找了一个石洞藏身,好得一路悬崖峭壁之间,大小不等石洞很多,故得随处安身。这一晚上大家坐禅入定,各自安然无事。

次日清晨,重又上路,一连走了足足三天,才算走到半山。一过山腰,景物却大大的不同了。在山麓一路地上来,虽觉得山中的气候,比了平地寒冷,但还不至于手僵足冻。此刻过了山腰,却一步冷似一步。山顶上的雪被风刮得飞下来时,扑到面上却好象刀割的一般;地上有水沾濡之处,东一块西一块地结成坚冰,又冷又滑,行走十分不易。一路上除了耐寒的松柏之外,找不出寻常的树木,欲寻些果子来充饥,也兀自无从寻得。

永莲看了这番情形,暗暗叫苦,腹中又饥,身上又冷,如此一路地冷下去,岂不把浑身的血都冻得凝结起来,那便如何是好?就连保姆见了这种情形,也觉得有些皱眉蹙额,独有妙善大师一本诚心地只顾走,有如木石一般,纵然赤着脚,也毫无所苦。

走了大半天,才看见两棵栗子树,上边长着不少毛 。永莲便去敲了几个下来,用脚踏开了大家分食,居然吃饱了肚子。说也奇怪,肚子一吃饱,身上的寒冷就觉减了不少,精神也振奋得多了。于是又走了一程,天色昏黑,又觅了个石洞歇夜。

这一晚上,寒气袭人,永莲实在熬不得,不住地喊冷。保姆也说道:“端的寒风刺骨,令人难耐,最好弄些树枝,敲个火燃烧起来,大家烤烤才好哩!”

妙善大师道:“你等休凭地扰嚷,深夜山中何从得火?就算敲石燃得火,火光照处,难免不惊动山中的野兽,倘然望火而来,岂不是又自惹灾祸?故千万也使不得。并且我们欲求成道,必须诚专一。神魂完聚,身体上越受到痛苦,神魂也就越发坚强,多受一番痛苦,即多增坚强的力量。待受过千劫百难之后,神魂即万分地坚强完聚,永远不会分散,那才可以成道。成道之后,抛撇了身体,这神魂即另成一我,大千世界,环行无碍,具大神通,无所不可。我等三人,既想得成正果,一切寒冷饥饿之苦,原是应当受的。若连这些儿也受不了,哪里还有证果的希望呢?我等已经历过了不少辛苦,如造塔般,只欠一个顶丁,你难道肯前功尽弃吗?”

这一席话,说得二人心中恍然大悟!正是:

九仞功成后,肯因一篑捐。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相关推荐

四十 钓金鳌解除苦难 归南海结束全书 三十九 吴孝子万里寻亲 观世音几番现示 三十八 严居土建造白衣庵 刘贤妇剮股疗姑疾 三十七 治危病煎服薄荷汤 医痧症传说观音柳 三十六 画观音指示善士 卖药草欣逢孝子 三十五 详偈语擒捉康七 入空门剃度一峰 三十四 水月朦胧慈容隐现 情怀荡漾浪子操刀 三十三 幻香梨小警贪顽 托梦兆庇护善士 三十二 少室山大士退李军 洛阳市群生照宝镜

推荐阅读

·聊斋志异文白对照 ·太平广记 ·三侠五义 ·七侠五义 ·白眉大侠 ·小五义 ·续小五义 ·大八义 ·小八义 ·绿牡丹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