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大明奇侠传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古典小说 > 大明奇侠传 >

九  雁公子云府避祸 云太师南岭封王

发布时间:2023-08-29 10:23:59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词曰: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庄,傍水泫。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

荻港潇潇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猛抬头月上东山。

右调(西江月)

闲言少讲,词归正传。话说那雁老夫人听得家人禀说,雁老爷征西兵败阵羌,他一唬,心中一急,不觉气塞咽喉,昏绝于地。慌得公子和家人、妇女救了半回,方才回醒。叹口气骂道:“老贼,你自徒投降羌也罢了,倘朝廷晓得,岂不来拿全家治罪?老身一死犹可,杀了孩儿,岂不绝了雁门之后代?老天杀的呀,你宁可战死沙场,也落得个英名,流芳百世。你如今降羌,便是不忠不孝,遗臭万年了。你去也罢了,只是累及老身和孩儿受罪,那里说起!”老夫人就骂个不止,哭个不住。公子在旁劝道:“母亲休要惊慌,此事据孩儿看来,必无是事。我想爹爹一生为人耿直,既然兵败,也只有一死,岂肯自甘屈膝降羌?这一番言语莫非有诈?等我到外边打听打听,母亲收拾些细软,吩咐家人不要声张出去,倘有凶信,好预备想法。三十六着,走为上着,要紧要紧!”夫人道:“我儿小心。倘有凶信紧急,你便走罢,莫要回来顾我了。”

公子答应,出得门来,悄悄的先到吏部衙前打听。只见街坊百姓三三五五相聚一处,不敢高声,低低道:“恨杀人,把这个好人,门官叫他出去平羌,听得说如今兵败降羌了。”又一个道:“胡说!雁老爷岂肯降羌?这都是街上的谣言罢了。”又一个说道:“真真不是这言。我有个朋友张老三,他如今现在刁千岁府中出门户,上日曾见他说,边报已到,说雁老爷兵败,已经投羌去了,只候本章一到,刁国舅就要奏闻圣上,拿他家属呢。”又一个叹道:“可惜,可惜,也是没奈何!”那些人不敢高声,悄悄的说个不止,不提防雁公子在旁,打听明白。正是好不利害,招架不住,小人打听路旁说话,大巧处有人在此。那雁公子一听得这个消息,只唬得死不附体,叫声“不好,刁国舅是我家对头,他一奏过.就来拿了,岂不是满门遭杀!事不宜迟,速早走的为妙。”他一气跑转府中,说与一切家人,进后门、奔火巷,到母亲房中,将上项事细细说了一遍。

夫人唬得战战兢兢,无法可治,哭道:“我儿,你快些走罢,莫要因为娘的害了你。”公子哭道:“母亲休慌,孩儿思想云太师与父亲相好,爹爹临行,曾说过投他的。不免孩儿去求他商议,救我们一家。”夫人道:“他如今致仕归林,不比往日,他怎生救法?”公子道:“不妨,他纵不能救我,我就躲在他家,也可逃一时之灾。”夫人道:“你如今已是叛党了,谁敢留你?”公子道:“且去走一遭,看是如何。”遂不带家人,改了装,独自一人悄悄的出后门,往落贤庄去了。你道他如何认得路径?只因他是将门之子,一生莽撞,他平日走马射箭,是走惯城外路的,所以认得,竟自去了。夫人战兢,只在家守信,不表。

再言刁国舅传说流言计遂,改了儿子刁龙顾事,朝内百官各顾身家,不敢多言,只得任他去了。不表众官无言,单言刁国舅领了圣旨,好不欢喜,退出朝门,登时上马,来到刑部大门,张宾接住。宣过圣旨,随即回家,换了戎装,同刑部张宾,带了五百羽林军,一个个马披铃、人挂甲、刀出鞘、弓上弦,摆齐队伍,奔雁府而来。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那满城百姓听得此信,人人叹息,个个伤怀。不一时到了雁府,一声炮响,刁发将五百兵团团围住雁府前后门。刁发道:“张大人,你把住门,我要进去搜拿。”张宾答应。刁发带了四十名刽子手、八个侍尉、十数名家将亲自入内。

中堂宣过圣旨,便喝叫拿人。那些刽子手不论好歹,两个绑一个,一齐动手,可怜那些家人、小厮、妇女、丫鬟,一个个鸦飞鹊乱,鬼哭神嚎。雁老夫人并一众家眷共三十一口,只不见了公子雁羽。刁发喝问夫人道:“你那逆子往那里去了?”夫人道:“随他父亲出征去了。”刁发道:“想是藏了,要搜一搜方信。”夫人道:“请搜。”刁发亲自前前后后搜寻三遍,并无踪迹,便道:“就是走了十五岁的孩子,谅也害不了大事。”遂将一干人犯,都齐推往云阳市口而来。一个个跪在街心,只听得一片啼哭之声,真真可惨。

那刁国舅扬扬得意,点点人数,使问刑部道:“张大人押好犯人,让我去请旨开刀。”张宾答应。刁发遂上马加鞭,来至午门,下马入内,禀内监奏过圣上,内监引刁发于偏殿见驾。山呼已毕,刁发奏道:“奉旨拿雁翎家眷,只不见他儿子雁羽,据他母亲言,已从父出征去了。请旨定夺。”皇上道:“既是如此,就斩现在人犯便了。”刁发领旨,辞驾出朝奔午门,上马加鞭,来到云阳市口。会了张宾,吩咐开刀。那些刽子手听得吩咐,炮响动手。正是:孤灯一盏看看灭,谁是添油送火人?

话说那刁国舅吩咐开刀,赏了刽子手花红,叫声:“开炮”,一声未完,忽见西南上一片嘈嚷,两骑马奔入法场,往上冲来。羽林军不敢拦挡,看看到面前了。只见前面马上那人将官打扮,后面马上一人,紫袍、金带、乌纱,手端朝笏,飞马而来,口内大叫:“刀下留人!”近前一看,不是别人,乃是云太师。

原来云太师因雁公子于昨晚到庄上,将上项事诉说了一遍,求太师教他。太师大惊,即将雁公子藏在府中,他就次早来马入朝见驾,却好进得城来,听得这个消息,他就飞马冲入法场,高叫一声:“张先生、刁贤侯,刀下留人,老夫入朝见驾去了!”就把马一夹,啪刺刺冲过去了。刁发怒道:“这老头儿又来多事!莫管他,开刀便了。”刑部张宾道:“不可。倘若圣上准他的奏,那时怎处?”刁发没奈何,只得候信不表。

再言云太师一直跑到午门下马,回了皇门官,转禀了内监。那内监知道云太师是皇上的心腹老臣,虽然告老归林,天子时常召见他,怎么敢怠慢?随即入内启奏。天子闻奏,降旨宣见,内监传旨出来,引太师入内见驾。山呼已毕,天子道:“老卿此来,必有缘故?”太师奏道:“臣适见雁翎家眷绑在市口,不知所犯何罪?”天子将上项事说了一遍。太师奏道:“据臣愚见,事有可怜,且有可疑。臣见雁翎平日为人忠直,岂肯降羌?他岂不念家眷妻子被戮?万里传文,岂可便信?且雁翎乃忠勇之将,又拥重兵,倘一知家眷无辜被满门杀戮,那时不反也逼反矣!倘若里应外合,抢进三关,将何阻挡?依臣愚见,且软禁雁翎家眷,慢慢访察,若雁翎未降,即便加封,以买人心,倘雁翎果已降归羌人,即拿他家眷,押在边城,辖治雁翎,使他不能进攻,岂非一齐辖治、一举两得?”天子被太师一片话提醒,大喜道:“若非卿明于运筹,几误朕之大事。即依卿所奏。”随降旨道:“就烦卿到市曹,放了雁翎家眷,着刑部官软禁在家,不可有误。”

云太师得了圣旨,满心欢喜,即出午门,上马加鞭,飞到法场之内,大叫道:“圣上有旨:着刑部官放了雁翎家眷,带到私衙软禁,不可有误!”这一声真是喜从天降,众百姓听了,无不手舞足蹈。欢喜非常,只是气坏了佞臣。刁发无可亲何,只得将众人放了绑,一同押到刑部衙中,交代清白.然后三人一同入朝复旨各回不表。

且言云太师复旨之后,又亲到刑部衙内,嘱托张宾照应雁府家眷,然后回府。雁公子接着太师,太师告诉一遍,公子大叫一声,登时气倒。太师连忙救醒,叫声:“贤侄不要伤悲,声张出去,恐刁贼拿你。你且躲在我家,慢慢设法。”雁公子听了,双膝跪下道:“要求恩伯救出母亲才好。”太师道:“这个自然。”遂吩咐家中大小人等,只称雁公子为二公子,早晚同云文在书房。自此,雁公子在云府潜身,不表。

不觉光阴茬苒,早有一载有余。那刁国舅也就知些风声,晓得雁公子躲在云府,只是太师难惹,不敢下手。思想:除非把云太师撮将出去,方好下手。终日思想,实是没法。那日刁发朝散回家,忽有家人呈上边报一封。刁发拆开一看,乃是南岭南粤王新立太子,率领南粤诸国来进贡,要讨天朝封赠。刁发大喜道:“有了!候南粤进贡之后,天子自然差官去封王,那时我上他一本,叫这老厌物封王过海,遣去此人,岂不是让我行事!”

不言刁发欢喜,且言那岭南边地一带地方官连夜报进京都,御史大堂申奏天子,天子大喜。不几日,那南粤王进贡使臣来到京都,哄动一都,军民都来争看。一个个身穿羽服,耳坠金环,捧着宝贝---珊瑚、犀、象、珠玉之类,齐奔午门。天子登大宝,文武两班朝贺已毕,到前门外引番使上殿。通便呈上表章,献上贡物,天子命内监收了,赐宴款待,留番使盘桓数日。天子命大臣道:“这南粤诸蛮,非素有名誉大臣,不能前去压服。”有刁国舅奏道:“臣保一人,能当此任。”天子问道:“何人?”刁发道:“大学士云定,智德双全,又是老臣,此去必好。”天子准奏。旨意一下,即刻往桃花店落贤村,来召云太师早朝见驾,要命他到岭南封王,内监捧旨飞马而来。正是:无端风浪起,钓出是非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相关推荐

五十四 授金书一团富贵 膺铁券万里封侯 五十三 结朱陈共效鸾凤 联秦晋同偕金璧 五十二 辨忠奸朝廷正法 报恩仇众士舒怀 五十一 众公卿四上陈情表 小英雄三闹太平庄 五十  献地图大破番兵 顺天心共归中国 四十九 飞虎闸胡申丧命 卧龙墩钟佩南 四十八四 北狼关胡申告急 南极殿刁发兴谋 四十七 文翰林内庭见驾 圣天子传檄封官 四十六 念交情都统休兵 呈款曲太师上本

推荐阅读

·聊斋志异文白对照 ·太平广记 ·三侠五义 ·七侠五义 ·白眉大侠 ·小五义 ·续小五义 ·大八义 ·小八义 ·绿牡丹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