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诗词鉴赏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诗词 > 诗词鉴赏 >

释处默《圣果寺》原文、赏析、思想感情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6-01 14:58:33

圣 果 寺

释处默

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古木丛青霭,遥天浸白波。

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

释处默,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唐文宗时,约卒于唐末梁初,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幼于兰溪出家,与安国寺诗僧贯休为邻,常作诗酬答。历游杭州、润州等地,在庐山、九华山住过,后入长安,住慈恩寺。与罗隐、郑谷等为诗友。《全唐诗》录诗八首。“圣果寺”,故址在浙江杭州市南凤凰山上。

首联写登山入寺。起句写登山的路在凤凰山的主峰,也就是说圣果寺在主峰上。次句写路盘绕主峰而上,路上还爬满了薜萝。可见当时人迹罕至,一派荒寂景象。“薜萝”乃薜荔和女萝,两种蔓生植物。

颔联回顾历史。眼前的钱塘江恰好是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的分界线。三句写凤凰山的南面,一直到钱塘江边,都是吴国的领土,四句写钱塘江的南岸就是越国的领土了。登山远眺,难免产生思古之幽情,吴越两国之间的历史风云,自然会出现在眼前。

颈联写眼前景物。五句写近山,突出写山上古木丛生在青色雾霭之中,六句写远水,写遥远的天空仿佛浸在杭州湾的白波之中。“丛”字与“浸”字相对,用作动词,显示了古木集体向上的力量。“浸”字形容天边浸在波浪中,似为前人未曾道,很新鲜。

尾联以寺中钟磬声与市井笙歌声相杂批评圣果寺离城市太近作结。对此诗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三十八似有微词,他批评道:“此出比丘之口,无一语及禅,落句又俗人不肯道,然则右丞故词坛之佛祖,处默为祗园之俗僧与!”我们已经读了一些诗人游览寺庙的诗,都怀着崇敬心情,描写佛教的理想境界。恰恰此诗反映了佛教脱离不了世俗的一面,实在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因为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质。

相关作文

释处默《圣果寺》译文与注释 释处默《圣果寺》简析

推荐热门作文

王湾《次北固山下》原文、赏析、思想感情 程颢《偶成》简析 赵鼎《寒食书事》简析 刘禹锡《乌衣巷》原文、赏析、思想感情 刘桢《赠从弟其二》题解 程颢《偶成》题解 刘禹锡《秋风引》原文、赏析、思想感情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诗词意思解释 李适之《罢相作》译文与注释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题解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