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作文网 · 古文名篇鉴赏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古文名篇鉴赏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廉政用典名句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10 09:07:10

■解读

俭则成、奢则败,历史教训发人深省。时至今日,走过筚路蓝缕的创业岁月,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不用再过毁家纾难的苦日子、红米饭南瓜汤的穷日子,但是也不能未富先奢、挥霍无度。在历史上,从“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到“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朝二世而没的教训引人深思;从“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令人嗟叹。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没有什么比奢靡之风更能把党与群众隔离开来。唯其清廉,可抵挡物欲横流,可练就百毒不侵,可树立端方形象,可吸引万众归心。无论时代场景如何变化,我们都不应该丢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永葆我们党的生机与活力。

■原典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唐﹞李商隐《咏史》

■释义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这首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作者借古喻今发表对社会、政治的见解,在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的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该诗作于唐大和九年(835年)谋诛宦官失败的“甘露之变”后,诗人感叹唐文宗虽抑奢崇俭,却无力挽回国家衰落的命运,原因在于没有起用足以担当军国大事的英才,以及宦官掌握禁军,盘踞朝廷。“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说的正是此事。作者感叹:时运已经逝去,千里马何处才能遇上?力量已经用尽,蜀山之蛇怎能铲除?“运去”“力穷”,字字千钧,表达了诗人对国运已尽的忧虑与痛心。

这首诗的首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为千古名句。意思是,遍观历代前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多由勤俭,衰落常因奢侈。虽然唐文宗厉行节俭也未能扭转颓势,但这句话还是点出了政权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

相关文章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墨子《非乐·下》原文注解与鉴赏 荀子《礼论篇》原文,翻译 《满井游记》原文,注释,译文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立德用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 《古代兵法散文·三国两晋南北朝兵法·三国志》原文鉴 《汉魏六朝散文·萧统·陶渊明集序》原文鉴赏 程颐《答杨时论西铭书》原文注释与鉴赏

推荐热门文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敬民用典名 《汉魏六朝散文·陶渊明·自祭文》原文鉴赏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鉴赏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节选)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原文,赏析 范成大《重九泛石湖记》原文,赏析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任贤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天下用典名句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